首页 > 新闻 > 县区油田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沙格寨:发展特色产业 助力强村富民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3-11-06 08:30:08   

深秋时节,走进清丰县双庙乡沙格寨村,但见绿树红花交织,白墙黛瓦相映,干净整洁的大街,各种设施一应俱全的游乐广场,无不展示着这个战争年代的支前先进村、曾经的深度贫困村发生的巨变。

沙格寨村位于双庙乡东北部3公里处,全村共有335户1239人,耕地面积1418亩,4个村民小组,48名党员。抗日战争时期,冀鲁豫边区后方医院就设在这里。10月31日,记者驱车赶到这里,还未进村就看到一座肃穆庄严、厚实坚固、青砖筑就的寨门,上书“沙格寨”3个大字,和街道旁向远处延伸的路灯交相辉映,仿佛时空在此交错。

进入寨门,左手旁的广场上,三五村民正携幼童荡秋千,不远处的健身设施处,有老人正在休闲健身。“俺村现在整得真是好看,道路干净,河水清澈,还有红色旅游景点。现在的日子过得可好,吃过饭遛遛弯心情很舒畅。”正在广场上健身的村民南大爷告诉记者。

走在村内的街道上,“国习街”“守高街”“建仁街”等街道名称引起了记者的好奇。“这些大街是以村中有威望、事事争先进、作表率的村民的名字来命名的。”沙格寨村党支部书记孙功勋解开了记者心中的疑惑。

据介绍,为在村里形成先进光荣、落后丢人的争先氛围,该村不仅把村里的4条主街以村中先进模范的名字命名,全村62条胡同也以经过选举选出的胡同长的名字命名。在日常生活中,街道长和胡同长共同提醒、引导、组织本街道和胡同邻居做好卫生工作,并及时处理好邻里矛盾纠纷,将其消除在萌芽状态。

不仅如此,该村还实行“一月三集中”制,即每月5号、15号、25号或适时由村“两委”干部通过大喇叭召集,组织开展集中大扫除,各胡同长按照排班轮值或群众自愿的方式,带领群众向街道长报到,共同到指定地点开展集中大扫除。

如今的沙格寨村,街道垃圾不过夜,邻里间的矛盾纠纷不出胡同就有人帮助化解,良好的人居环境和文明乡风远近闻名,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不断提升。

“这都是我们以党建为引领,推进产业兴旺,依托红色旅游发展绿色产业,村民富起来后追求精神文明的成果。”谈及村中焕然一新的面貌,孙功勋如是说。

沙格寨村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投资建成了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农业生产、农事体验、果蔬采摘、拓展训练及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红色驿站,打造了一条“看支前村,走支前路,吃支前饭,体支前情”的红色旅游路线。红色驿站一年四季游客不断,带动近百名村民在红色驿站就业。

沙格寨村西北建有一家大型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名叫濮阳和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占地47亩,总投资2500万元,2018年9月建成投产,年产白玉菇、蟹味菇2000吨,年产值4800万元,年收益720万元,是村里最大的企业。村集体以食用菌园区作价入股该企业,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约20万元。“我在这里干活儿,一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不但时间上自由,还不耽搁照顾老人和接送孩子,真是太方便了。”村民李迷菊说。本报记者 宋仁志




责任编辑:薛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