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县区油田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向“高”而攀谋突破 逐“新”而行促赶超
——华龙区党政考察团赴鹤壁、新乡、长垣、济宁考察报告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3-10-25 08:13:05   

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拼经济、拼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制造业倍增行动部署和市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推动华龙区在全市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走在前列、勇立潮头,9月5日至6日,区委书记丁国梁、区长梅兴秦率领华龙区党政考察团,先后赴鹤壁市淇滨区、新乡市高新区、新乡市长垣市、济宁市高新区,围绕产业发展和城市更新实地考察学习。这次考察学习历时两天,每到一处考察团成员都认真看、仔细听、深入议。返濮后,大家围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好做法和成功经验热烈讨论,通过深入研究、系统梳理、提炼升华,形成了学习考察报告。

通过两天赴四地考察学习,华龙区党政考察团成员受到了触动、收获了经验,更深切感受到加快发展的迫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今后的工作中,华龙区将在支持实体经济上“下”良方,在推动科技创新上“闯”新路,在破解瓶颈难题上“出”实招,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创”品牌,全力推动华龙区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

坚定不移在思想理念上保持“党建引领促发展”

无论是新乡市长垣市成立创新青年企业家俱乐部、吸引青年增活力,还是济宁市高新区前瞻谋划国际高端装置产业城培植产业拓市场、新乡市高新区建设智家科技产业园改造升级促蝶变,或是鹤壁市淇滨区“无中生有”发展卫星产业,无不体现出四地党委发展之迫切、思路之清晰、措施之得力、作风之过硬、制度之健全,干部思想之活跃、观念之先进、洞察之敏锐、反应之迅速、谋划之深入。就华龙区而言,当前华龙区的干部与先进地区相比,最大的差距仍然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坚持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先导性工程,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发展高质量”大讨论为抓手,突出党建引领,弘扬担当精神,打造华龙效率文化,推动提升企业文化,举办“华龙发展 我要怎么做”专题论坛,统筹各方力量、协调各方资源,带领全区上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条赛道跑到底,紧紧围绕“单项工作争第一、全面工作创一流”的目标任务,紧盯产业发展和城市更新“双轮驱动”战略,全力拼项目、拼招商、拼经济,真正以党建引领“思想破冰”推动作风转变、效能提升、发展跃进,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坚定不移在推动发展上保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牵牛牵鼻子,劈柴照纹路。新乡市长垣市从1980年在《人民日报》刊登全国第一条防腐业务广告,到2003年规划建设全国唯一一个起重装备特色产业集聚区,再到2019年荣膺“中国医疗耗材之都”,始终坚持发展产业不动摇,始终坚持抓主导产业不朝三暮四。鹤壁市淇滨区持续把城市更新作为提升人民幸福指数、提升城市颜值气质、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金钥匙”,“一刻钟生活圈”建设经验做法被国家级、省级媒体竞相报道。就华龙区而言,我们要在“四个不变”的基础上,持之以恒推进产业发展与城市更新“双轮驱动”战略,通过抓重点破题破局,在重点领域实现重点突破,从而让优势更优、把短板补齐,以重点工作突破带动整体工作跃升。一方面,要大力推动城市品质提升,紧扣“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这12个字做好文章、做大文章,切实把城市更新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结合起来,在创建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功能,着力建设一批“口袋公园”、改造一批老旧片区、打造一批“城市记忆”,推进油地深度融合、城市提质发展,让城区更宜居、更韧性、更智慧。同时,结合开放招商百日攻坚,把总部经济与楼宇经济结合起来,把深挖税源与培育税源联动起来,通过“招商引注”盘活闲置楼宇资源,提升经营功能和配套服务,着力打造一批标志性建筑和亿元总部建筑。另一方面,以更大决心培育产业。盯紧抓牢“两能+应急”工业产业项目建设,以制造业倍增行动为抓手,强化全产业链思维,加快培育产业集群,推动政府与市场、投资与消费形成互动合力。聚焦氢能产业,推进中沁泰康氢燃料动力电池系统在全省、全国推广应用,推动国鸿氢能与河南宇通强强联合,尽快投产达效;推进上海汉兴能源制氢设备制造等已签约项目落地建设进度,着力打造河南省重要的氢燃料电池专用车制造基地。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加快零碳产业园建设进度,推动烯旺科技石墨烯生命科学智研中心、美视迪光仪研发生产等项目尽快落地建设。聚焦安全应急产业,重点发展消防救援车辆、应急预测预警装备、医学救援装备、人防防护装备、无人应急救援装备、交通应急保障产品;重点引进上海众幸、际华、新余博讯、迈凯中国等应急装备领军企业,打造全国性应急救援车辆制造、应急设备和器材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围绕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制订技术改造路线图,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延链发展,构建新老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布局。抢抓全省开展第二批国家级集群创建机遇,主动融入省、市重点产业链条布局体系,加快建设“氢能、油气智能装备、医学大数据、装配式建筑、现代物流、节能环保、应急产业”7个“区中园”,形成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坚定不移在探索创新上保持“览山观海毕其功”

干事创业没有“容易”二字,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的主动。纵观四地,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济宁市高新区搞产业转型难度很大,但依然下定决心、拓展思维,通过园区“三次创业”推动了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鹤壁市淇滨区搞城市建设面临的任务比华龙区重得多,但他们换新思路、放大优势,老城改造彰显特色,新城建设如火如荼。新乡市长垣市坚持土地制度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改革措施多管齐下,推动企业发展提速换挡。这四地的干部为什么能破难题、开新局,说到底就是“敢”字当头、“干”字为要、善作善成。就华龙区而言,发展时机稍纵即逝,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不发展就要落后,慢发展也要落后。因此,我们要学习这四地干部不畏艰险、勇于破难的有解思维和责任意识,发扬“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没困难”的奋斗精神,大力破解产业基金设立运用、大部头项目招引、龙头企业培育、税源挖潜等难题,以决战的气势、拼搏的精神、饱满的热情,及时把握发展大势和发展机遇,加快推动华龙区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

坚定不移在强化举措上保持“苦干争先求突破”

无论是一把锤子敲出的“中国起重机械名城”、一根棉签捻出的“中国医疗耗材之都”、一把刷子绘出的“中国防腐蚀之都”的新乡市长垣市,还是坐拥商用车转向器和电动转向系统销量位居全国自主品牌第一的豫北转向系统(新乡)股份有限公司、凝血因子产量占据国内市场份额50%的华兰生物的新乡市高新区,均彰显出当地政府的有为、有效,苦干、实干。就华龙区而言,一要加快项目建设。抢抓政策窗口期,聚焦城市更新、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主动到省赴京、跑部进厅,努力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同时,强化项目全周期服务保障,全力确保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二要狠抓招大引强。深入实施“开放招商百日攻坚”行动,聚焦8个重点产业链,进一步调整完善“两图两库两池”招商图谱,坚持把氢能、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招商方向,紧盯产业链关键领域和缺失环节,绘制招商路线图,梳理目标企业,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大、辐射带动强的企业和项目,努力推动“两能+应急”产业串珠成链、聚链成群,把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平台经济做出特色、做成亮点,擦亮华龙区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金字招牌。三要加强科研创新。大力实施重大科技攻关,综合运用“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方式,加快氢能研究院建设步伐。主动对接中核八所、中原油田氢能产业研究院、国鸿氢能等单位,建立合作交流机制,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技术储备。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本区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加强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企业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力争每年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实验室2家、市级创新平台4家。

坚定不移在优势产业上保持“挖掘潜力促转型”

无论是新乡市高新区50余年积极扶持豫北转向系统(新乡)股份有限公司,还是济宁市高新区30余年培育山推股份有限公司,都体现出当地政府坚守一贯政策、重视本土优势企业、主导产业发展的大智慧。就华龙区而言,应以更优政策、更优服务、更优环境,深耕本土优势企业、主导产业,扩大已有优势,培育产业龙头。一要高度重视主导产业扩张发展。坚持把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作为推进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以“两能”产业为重点方向,大力培育中沁泰康、人工大数据产业园等龙头企业持续壮大。同时,积极支持企业大胆“走出去”、向外扩张,整合国内外资源,实现借力发展。二要全力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充分利用好华龙区传统优势产业油气装备制造业基础,全力推动中原总机、中原特车等优质传统产业全面转型、提质增效。特别是大力推进中原总机“退城入园”、中原特车与中机(云南)兼并重组,实施传统产业装备智能化改造和产品迭代升级,融合发展新能源(氢能)商用车,实现产业配套率30%以上,力争两年内中原总机产值实现倍增达到5亿元;中原特车兼并重组后,以车载锅炉加消防车辆占领寒冷地区市场,以钻、洗、修“三合一”特种车辆推向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等“一带一路”市场,力争一年恢复产值5亿元,两到三年实现产值10亿元。三要着力打造本土龙头企业。大力扶持天地人环保、锐驰高科等一批本土骨干企业,通过加强业内资源整合、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拓展经营业务等,让一批“专精特新”的本土企业成长为转型升级的主力军和产业龙头。

坚定不移在创优环境上保持“全程投入显真情”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招商落地的重要保障。新乡市长垣市的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81.2%,民营企业纳税占税收总额的比重达85.4%,就是因为他们基础设施完善、营商环境优良、投资政策优惠、跟踪服务优质。就华龙区而言,我们在环境建设方面还相对滞后。要牢固树立环境也是生产力的观念,持续做好营商环境品牌宣传推介,在软环境建设上,要聚力打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优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对项目投资洽谈、论证、签约、立项审批、注册登记等工作,实行“一站式”办公,“店小二”服务,对梗阻掣肘、刁难勒卡、部门利益至上的典型案件,发现一起,严查一起,全力打造“招得来、容得下、留得住”的环境支撑体系。在硬环境建设上,要从大局出发,大手笔谋划,大气魄设计,倾心提供道路、给排水、电力、通信、供热等优质服务,从生产保障和人居环境两个方面努力,为创业者提供最优越、最安全、最具潜在优势的发展空间,为企业安心投资、放心经营、顺心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努力推动华龙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濮阳实践中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赵现骄 杨利 李效永 郭石磊 撰文




责任编辑:薛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