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和山东两省交界处、黄河臂弯中怀抱着一颗璀璨明珠,这里历史底蕴深厚、区位优势独特、自然资源丰富、民风热情淳朴,它就是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范县辛庄镇。
这是一块充满活力与魅力的热土。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辛庄镇坚持“农业立镇、工业强镇、文旅兴镇”的发展定位,锚定目标、守正创新,群策群力、上下同心,推动全镇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谱写新征程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是答卷人。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们继续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辛庄镇坚持‘1253’的工作发展思路,即锚定建设活力辛庄‘一个目标’,坚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战略’,突出农业结构优化、工业快速突破、文旅融合发展、城镇建设提升、民生福祉增进‘五项工作’,强化作风保障、制度保障、资金保障‘三大保障’,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做强做活产业文章,答好民生答卷,走出了一条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之路。”范县副县长、辛庄镇党委书记刘文博的话语铿锵有力。
产业发展赋能 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辛庄镇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农业立镇、工业强镇、文旅兴镇”的战略方向,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产业发展。
致力于打造农业产业的“排头兵”。辛庄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采取“党支部+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把零散、闲置的土地向村集体合作社集中,推广订单农业种植,流转土地1.6万亩,持续巩固中草药、果蔬大棚、糯高粱、辣椒等特色农产品种植,群众每亩稳定收入800元,村集体每亩增收50元。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品牌要效益。投资20余万元,对“毛楼湾”“稻香佬”等品牌进行重新包装设计,提升品牌形象。对特色西瓜、葡萄种植进行升级,发展十五里吊藤西瓜种植20余亩,亩均效益3万余元。
致力于打造范县工业新的“增长极”。辛庄镇大力支持龙头工业企业发展,协调土地50亩,支持濮阳市鑫业特种润滑油脂有限公司扩大规模、实施技术改造。今年1至6月,该公司产值达9607.6万元,同比增长38.1%。近两年,该公司先后荣获国家级高新特新技术企业、省工信厅“专精特新”企业等称号,入围全市民营经济20强。该镇与市、县环保部门积极对接,帮助濮阳市宏润润滑油脂有限公司落实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批复,解除企业发展后顾之忧。同时,积极筹备润滑油脂园区建设,预留项目用地,启动规划设计,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为范县工业发展贡献力量。
致力于擦亮范县文旅融合发展的“金名片”。为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高质量发展、加强黄河文化的传承弘扬,辛庄镇取缔毛楼生态旅游区内违建游乐设施、私搭乱建110余处,消除环境污染隐患,腾出建设空间。同时,重新编制规划,邀请国内多家规划设计公司因地施策打造乡村文旅新形态,最终确立1心1轴1带5区的发展规划,建成共有店铺27家、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的特色美食街,全长395米的黄河文化景观“网红路”,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的范县陶模艺术馆,丰富了景区业态。持续深耕“文化+旅游”,探索文旅融合新玩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吸引游客、刺激消费,解决毛楼生态旅游区文化内容单薄、旅游业态单一、治理无序等问题,实现景区升级蝶变。
完善社会保障 民生答卷温暖人心
发展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群众上。就业、就医、社保、住房、养老、教育等一件件事关百姓冷暖的民生大事一一破题,让群众的“急难愁盼”变成“幸福账单”。
近年来,辛庄镇全面落实社会保障各项惠农政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逐年增高,2022年养老保险和医保参保率达97.3%和98.4%;健全医疗服务体系,投资600余万元新建医疗综合楼,设置床位99张;投资1100万元建设污水处理厂,目前已投入使用,城镇污水实现标准化、无害化处理;投资20余万元,建设日间照料中心,满足老年人在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等方面的需求;投资建设辛庄镇第一幼儿园,招收适龄儿童200余名;累计筛查“两癌”妇女2600余人,开展“两癌”救助16人次;修缮、更换存在安全隐患的门头牌匾110余处……
辛庄镇在深化“平安法治星”创建过程中,不断推动干部“到群众中去”,开展干部职工大走访,党员干部走出办公室,“零距离”接触群众,变“上访”为“巡诊”,倾听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累计解决户口办理、危房改造、临时救助等问题160余项。扎实提升信访队伍整体工作水平。选聘3名法学本科在职干部作为法治建设专职工作人员,在全镇56个村培养“法律明白人”307名,认真当好善于化解矛盾的“调解员”、收集社情民意的“情报员”、辅助基层治理的“服务员”、参与依法创建的“引导员”。坚决筑牢法治工作阵地。筹措资金80余万元,建设平安建设办公室,确定办公地点,返聘6位退休党支部书记成立辛庄镇“金牌调解室”,通过社会招聘建立专职巡防队伍。今年以来,“金牌调解室”已成功化解矛盾纠纷54件,调解成功率100%,为推动社会长治久安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深院花香莺对语,楼台直上彩云间。迁建社区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红墙白瓦的居民楼整齐划一,广场廊亭与街道花木相映成景……迁建社区涉及安冯庄村、碱高村、南庄村、苏庄村4个行政村共936户3650人。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迁建目标,镇党委、镇政府将就业创业和招商引资工作有机结合,利用社区闲置土地,投资400余万元建设辛庄镇就业创业基地,现已入驻由辛庄籍返乡人士创立的青恒箱包有限公司,为全镇稳定提供就业岗位320余个,人均月收入4000元。真正实现了“楼上安家、楼下就业”,切实解决了本地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带动了更多本地居民返乡就业,集聚发展新活力。
坚持党建领航 激发基层全新活力
辛庄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以上率下、真抓实干,把工作落到实处、干出成效。
一是经费改革激发活力。过去,辛庄镇的村集体普遍存在“吃大锅饭”现象,村级党组织存在经费使用不畅问题。为保障村级党组织的正常运转,镇党委、镇政府研究决定实行统筹加分配的经费管理制度。制订500人一档的人口匹配村级经费具体办法和《村级经费管理细则》,给予重点项目、重要工作资金支持。2022年,该镇共发放村级经费160余万元,提升了村级经费的保障效能,激活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
二是抓好班子建强队伍。辛庄镇明确责任、凸显实效,实施班子成员项目领办制度,以“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为重点,共明确创建项目138个,班子成员分包重点项目,制订项目进度台账,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项目总结会,推动创建任务落到实处。细化指标强化管理,建立村级联勤联动工作机制,量化考评细则,实行一月一评分、一月一排名的考评模式,作为评优评先依据。目前,该镇已开展评选4期,共评选先进村26个、“不服输村”13个,发放奖金1.3万元。党员分类管理激发热情,推行党员积分管理制度,以村党支部为单位,把党员划分为村“两委”班子党员、参加日常工作党员、流动党员、长期卧病在床或无行动能力党员等ABCD四类党员,因类施策,强化党员管理。通过党员积分管理,激发了广大党员参与村务工作的热情,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是聚焦解难题促发展。辛庄镇实施村级阵地升级行动,在争取上级资金35万元的基础上,镇党委、镇政府投资60余万元,改造刘葛庄村、曹楼村的村级党组织阵地,实现村室“上楼”。牵头成立社区党总支,凝聚4个迁建村“两委”班子,顺利完成碱高村旧村拆迁工作,破解迁建村凝聚力不强、向心力不够、发展后劲不足的困境。
历尽铅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辛庄镇将继续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拼劲,锚定目标、找准定位、加压奋进,努力写好“生态+”文章,持续探索一条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高质量发展为保障、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以文化旅游为牵引的乡村振兴之路,让乡村振兴道路越走越宽、百姓日子越过越好。全媒体记者 王献伟 通讯员 赵德宁 胡永琪 文/图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