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近年来,范县龙王庄镇以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为抓手,深入推进“三零”平安创建和“平安法治星”争创工作。
树牢主动排忧解难意识
一是凝聚共识,扛牢责任。该镇牢固树立建设服务型政府理念,明确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的主要目标,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每周组织召开矛盾纠纷专题研判会议,提高重视程度,做到主动出击。二是强化组织,统筹力量。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党政办、综治中心、信访办、派出所等部门的责任分工,联合开展工作。三是畅拓渠道,收集民意。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干部下访”和“群众上访”相结合要求,综合矛盾纠纷排查表、领导接访情况、派出所接警记录、12345市长热线、县长信箱等渠道信息,定期研判,做到对矛盾纠纷“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今年以来,该镇共比对新增线索23条,已全部化解完毕。
从严落实排查走访要求
一是多方发力,提升排查能力。该镇组织包村干部、村干部、网格员每天开展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充分发挥“一村一警”作用,将矛盾纠纷排查工作融入日常,通过与群众聊天、闲谈等方式,了解其本人信息、相关人员信息、发生矛盾的原因等。同时,定期对镇村干部进行专业培训,提升矛盾纠纷排查能力,强化责任意识,打造一支能排查、能调解、能办事的队伍。今年以来,该镇共对59名网格长、网格员进行了2次轮训。二是明确重点,提升排查效果。聚焦家庭婚姻、经济纠纷、邻里矛盾、宅基纠纷等9类排查重点,对辖区离异家庭、留守家庭、疑似精神障碍患者、“三失一偏”等重点人员展开拉网式排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严格落实分类教育管控等服务管理措施,把安全风险问题摸清、隐患归零,提升排查效果,提高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2022年,龙王庄镇荣获濮阳市公众安全感排名全市第一名,胡楼村被评为濮阳市法治示范村。三是台账推进,提升排查质量。通过上报矛盾纠纷排查表、建立重点人群排查底册,综合排查重点,形成各村的矛盾纠纷台账清单,按照“列单”全面掌握总量、“研单”确保精准分类、“交单”压实化解责任、“办单”跟踪进展情况、“督单”提升办理质量、“清单”确保化解清零的“六单”工作法开展排查化解工作,推动排查工作提质增效,为回访化解提供抓手凭据。截至目前,该镇共排查重点户9000余户,其中租房户46户、“三失户”8户、有疑似精神障碍患者户89户,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108个,已化解107个,剩余1个正在化解中。
不断增强调处化解能力
一是强化阵地建设。该镇累计投资300余万元,建设1个镇级矛调室、8个管区矛调室和56个村级矛调室,建立矛调室工作制度、矛调工作原则、工作人员纪律要求等相关制度,做到制度上墙、职责入心。二是优化人员配备。及时优化调整镇调解委员会人员结构,聘请2名法律顾问,设置3名专职调解员、56名村级调解员,其中1名荣获濮阳市“最美调解员”称号;拓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第三方参与纠纷化解的制度化渠道,充实信访化解和矛盾调处力量。三是规范调处机制。落实科级干部接访制度,采取“三诊”“六单”工作法,严格做到值班“坐诊”、定期“巡诊”、带案“出诊”,完善矛盾纠纷排查、研判、交办、督办、化解、处置、考评等工作机制,做到一站式受理、全链条解决。同时,严格落实定期研判制度,每周把上报的问题分解到管区矛调室,下达问题交办单,明确化解时限,全面提升矛盾调处质效。
完善创新监督管理机制
一是信息化监督促排查。该镇通过“网格化管理”APP,对网格员排查工作开展、考勤签到、上报时间等情况进行监督,实行日通报制度,确保排查工作开展从严从实。二是联动式比对防漏失。综治中心、派出所、信访办等部门联动合作,把矛盾纠纷排查表上报情况与接警记录、信访记录进行比对,查漏补缺,建立综合台账,确保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工作“一个不漏、一个不少、一个不缺”。三是“面对面”推进保质效。落实两个“面对面”工作要求,要求包村干部、村干部与群众面对面实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工作进度要向分管领导面对面汇报。同时,分管领导每天抽取6个村对照台账进行查问,及时掌握矛盾纠纷排查进度、化解情况,严防“闭门造车”上报数据、“坐办公室”开展化解,确保工作落到实处。袁一德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