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31日,南乐县召开“禁塑”专题座谈会,依托县主导产业——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多方位发力,勇当“禁塑”急先锋,用产业扛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政治责任。
南乐县政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5月底,省人大就《河南省禁止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草案)》,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拟立法在全省范围内禁止、限制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而南乐县在“禁塑”方面,有着较好的产业和社会基础。近年来,为践行绿色低碳环保发展理念,南乐县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切实扛起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政治责任,在全国先行一步,全力打造了国内首条完整的可降解生物基材料产业链。培育发展的濮阳市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于2014年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批复为全国两家之一、全省唯一重点支持的生物基材料产业示范集群,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可降解材料生产基地。
南乐县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国家“禁塑”重大机遇,从无到有、内培外引,相继引进、建设龙都天仁、星汉生物、华乐科技等生物基材料企业16家,打造了以玉米淀粉、秸秆为原料,通过液化制糖、L-乳酸、聚乳酸等工序,最终生产终端产品的完整生物基材料产业链条。目前,集群内生产的可降解垃圾袋、购物袋、餐具、农用薄膜等终端产品,通过了欧盟降解认证、欧盟生物基材料认证及国家塑料质检中心认证,产品远销欧美、海南、新疆、黑龙江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年产能突破80万吨,位居全国第三。
南乐县生物基材料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及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把南乐生物基材料产业基地,列为全市“三大三专”重点产业基地,高规格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生物基材料产业工作专班,全力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南乐县对应成立产业工作专班,并抽调专业人才,成立生物基材料产业“双招双引”突击队,全力推进产业发展。
与此同时,南乐县立足产业发展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河南省生物基材料产业研究院、可降解材料质量检验中心等省级研发中心、实验室,与郑州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高等院校深度合作,围绕原料单体生产、聚酯产品研发、终端制品加工3个环节,明确主攻方向,构建产业链条,目前已突破了产业链中游最为关键的丙交酯制备卡脖子技术难题,保证了集群内企业在我省乃至全国可降解产品研发、生产、检测等方面,占有绝对竞争优势。目前,南乐生物基材料终端制品涉及塑料制品、农用产品、服装、医药等众多领域,产量、销量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
得益于生物基材料产业的蓬勃发展,南乐县“禁塑”工作也处于全省领先水平。2018年,南乐县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治理白色污染推广使用一次性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实施意见》,目前已在全县120个机关单位、100余所中小学校、300余家医院和村卫生室、2500余家商户推广应用,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13万亩。
“‘禁塑’后,省内可降解塑料制品市场必将迎来井喷式发展,这为我县生物基材料产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而南乐县生物基材料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将为我省‘禁塑’后亟待发展的可降解制品市场,提供坚强的产业支撑。”南乐县政府办负责人表示,河南省出台“禁塑”条例后,南乐县将按照省里要求,进一步规范明确县域内“禁塑”“限塑”管理措施和法律责任,大力推广可降解塑料产品,为全省“禁塑”工作持续探索、积累提供宝贵经验。记者 袁冰洁 通讯员 郭延岭 朱彦山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