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县区油田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主阵地上绘出“倍增曲线”
——濮阳工业园区聚力推进制造业倍增行动综述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3-05-15 08:40:14   

今年以来,濮阳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工业园区”)号角长鸣、喜讯频传:

天能集团完成产值22.13亿元,君恒生物完成产值7.8亿元,东方雨虹完成产值4亿元……今年一季度,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4.84亿元,同比增长1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3.08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居全市第一。

同时,大禹防水涂料及卷材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8.5亿元;航民年产8万吨甲胺装置项目预计二季度试生产,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0亿元;昱宏化学聚丙烯酰胺项目预计二季度试生产,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0亿元;彩之虹水性涂料原料项目2个仓库主体已完成,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0亿元;德谦涂料及气雾剂项目科技楼主体已完成,正在安装仓库钢结构,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20亿元……

一个个项目、一组组数据,清晰勾勒出工业园区以制造业倍增行动引领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成长脉络,彰显了工业园区实现工业发展“质”“量”双升的良好势头,绘出了一条节奏明晰、基础坚实的“倍增曲线”。

生产扩能:

产业发展链条在这里延伸

5月4日,天能集团年处理33万吨铅酸电池无害化高效综合利用项目正式开工。“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处理30万吨废旧铅蓄电池、3万吨含铅废料,实现天能循环经济产业园内所有含铅废料的内部处置,以及濮阳市域和周边区域废旧铅酸蓄电池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可实现年产值23亿元、税收2亿元。”项目负责人翟如茂告诉记者,“届时,产业园总产值将超过百亿元,充分展现龙头企业的引领优势。”

该项目以绿色化、数智化、资源化为建设目标,占地100亩,总投资约7亿元,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全自动湿法机械破碎分选、富氧侧吹熔池熔炼、烟气离子液精制硫酸、高性能绿色合金等技术,对废旧铅酸电池进行全流程、全组分回收。再生精铅、绿色合金、电解铅、分析纯硫酸、再生改性塑料等核心产品质量超过国家现行标准,可直接供给天能集团电池生产环节使用,真正实现产业全循环,为濮阳建设“无废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推进现有企业扩产增效,加快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已成为工业园区推进制造业倍增行动的重要内容。海尔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建成年产10万吨甜菜碱水剂、3万吨甜菜碱盐酸盐、3万吨甜菜碱粉剂的生产装置及配套设施,“甜菜碱”生产规模国内第一。

根据企业发展需要,该公司与浙江航民集团共同投资建设8万吨/年甲胺项目,采用甲醇、液氨作为原料,经气相催化反应生产甲胺,产品不仅纵向延链海尔希三甲基甘氨酸生产项目,还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子、石化、炼化、航天、医药、农药、日化、食品、饲料等行业领域,产品质量标准对标新能源及电子级特殊要求。“目前,项目正在进行主装置设备的安装调试,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26亿元、税收2.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项目副总经理万亚辉介绍。

不仅如此,工业园区坚持靠前服务,成立产业协同发展联盟,促成君恒生物与诚信钻采、东方雨虹的原料互供,帮助广亿福包装与天能集团、东方雨虹等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实现特瑞邦科技、鑫澳钢构与海尔希生物、立新科技等在建项目的储罐、压力罐供应,推动龙德洋新材料、海尔希生物等项目向下游产业延伸,推进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合作共进、抱团发展。

科技赋能:

优质优势企业在这里升级

近年来,工业园区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紧盯龙头企业战略规划、骨干企业要素保障,积极助力各类工业企业实施技改升级,依托“老饭碗”打造“金饭碗”。

濮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数千平方米的挡渣板车间内,上演着科幻一幕:智能物流车安静地行驶,上方10余台白色机械手臂规律地扭动,在3D视觉智能检测系统、自动包装系统及信息跟踪系统的协作下,有条不紊地完成物料配制、混炼、成型、烘干、烧制、自动加工及转运、成品包装等整个工艺流程。

“这是公司1万吨挡渣板数字化转型项目,是在参考国内外相关行业先进设备及经验的基础上,自主设计建设的行业内第一条智能生产线。”公司负责人杨兵杰告诉记者,“据我们粗略计算,项目的投用不仅减少了60%人员、提升了60%效率,还使产品品质更加稳定,经济效益自然也水涨船高。”2022年,该公司完成年产值6.2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化工产业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也是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主战场。近年来,濮阳工业园区敏锐地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领域捕捉到了机会,全力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以新路径、新突破占领新高地,产业发展正在经历一场透彻的“化学变化”。

龙德洋新材料生产车间内,形如味精的颗粒是可折叠柔性屏的制造原料之一,公司跻身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之列;恩赢特性树脂实验室建成投用,开发出的30余种定制化新材料产品产销两旺;君恒生物新能源项目完成技改,以废弃生物油生产出满足出口要求的二代生物柴油,更以1.8亿元的投入创造出30余亿元的产值,成为工业园区技术改造、创新驱动的范例。

目前,工业园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中小企业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个,省级智能车间和绿色工厂6个,省级、市级科研平台32个,君恒生物基尼龙及高端聚烯烃中试基地被命名为濮阳市首批中试基地。2022年,工业园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超全市平均值14.6个百分点。

项目蓄能:

三大产业集群在这里汇聚

一直以来,工业园区始终坚持把开放招商作为“一号工程”,2022年以来签约项目9个,总投资329.6亿元,三棵树、海尔希、恩赢、德谦等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效益好的优质项目相继落地,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目前,工业园区已建成产业项目41个、在建项目26个;2023年拟实施22个省市重点项目,总投资214.7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6.1亿元,真正构建起化工、新型功能材料和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的新格局。

化工产业方面,形成以龙润碳四深加工、君恒重蜡加氢制白油与生物柴油、龙都石脑油芳构化及石油助剂生产为主的石油化工,以及以航民甲胺、昱宏聚丙烯酰胺、龙德洋均苯四甲酸酐等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随着濮阳新型化工基地原料气合成公用工程(气化岛)项目开工建设,龙都石化将投资建设百万吨渣油加氢项目,不仅可新增年营业收入50余亿元,还能提供丰富的丙烯、丙烷、催化液化气等下游原料。

新型功能材料方面,成功引进三棵树、东方雨虹、展辰、三和、保立佳等知名涂料企业入驻绿色涂料产业园。同时,以恩赢苯并噁嗪、宝利聚酰亚胺膜为代表的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产、学、研、用为一体,突破了国外“卡脖子”技术,在行业领域内均处于引领地位,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研究开发和供应。下一步,光敏材料、医药中间体、催化剂等轻量化、高产出、快见效的一批项目即将入驻园区。

装备制造方面,坚持以智能化、服务化、高端化、大型化为导向,充分发挥天能新型动力电池龙头引领作用,一方面力争天能技改项目5月投产,另一方面助其加快再生铅扩建项目进展,做长循环经济产业链,逐步形成从电池生产到再生铅回收利用,配套生产塑壳和隔板的全生命周期循环经济产业园。同时,进一步培育特睿邦抽油机与压力容器、鑫澳钢构与风电塔筒等项目发展,提高专业化和智能化水平。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底盘,工业园区全力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超百亿元,铺设供排水、蒸汽、天然气等配套管网162公里,建成市政道路20条(段)、总长度42公里;智慧园区一期工程建成投用,跻身“中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创建)单位”;危化品物流园、企业服务中心、公共管廊等公用工程正加快推进,园区功能日益完善,产业支撑能力持续增强。

特别是,投资25.83亿元的气化岛项目今年将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濮阳新型化工基地供热、电、蒸汽、污水处理等功能要素的承载基地,极大提升工业园区的功能配套服务能力和招商引资吸引力。

“先进制造业是衡量一个地区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壮大实体经济,都离不开制造业。作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我们正紧扣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制造业倍增行动’目标要求,力争到2024年底,使气化岛、航民、灏源、君恒、龙润等化工产业产值达244亿元,天能等装备制造业产值达140亿元,东方雨虹、展辰、恩赢、龙德洋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产值达66亿元。届时,园区总产值将真正实现倍增,达到450亿元,为濮阳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伍凛然信心百倍、如数家珍地说。记者 李振涛 通讯员 张敬勇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