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县区油田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敢想敢干敢担当 争先争优争一流
开创濮阳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
——2023年濮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3-02-15 08:02:26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2月9日8时,濮阳县影剧院人潮涌动,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濮阳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县委副书记、县长刘锐健步走上报告席,代表县政府向大会作报告。

1.7万字《濮阳县政府工作报告》的字里行间,洋溢着“敢想敢干敢担当、争先争优争一流”的豪情壮志,践行着“建设富强、开放、生态、文明濮阳县而努力奋斗”的铮铮誓言。礼堂内,掌声雷动、久久回响,传递着激动与欣喜,凝聚着信心与力量,表达着豪情与锐气。

过去的一年,龙乡120万名追梦人、奋斗者,过得很充实、走得很坚定、干得很有效,成就了濮阳县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

2022年经济数据

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26.4亿元,增长5.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1.8亿元,增长9.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7.4亿元,增长18.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5173元,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9亿元,可比口径增长9.8%。

2022年荣誉榜

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全国第七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全国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先进单位

全省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练兵”工作先进集体

全省民政工作先进县

河南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首批示范县

河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

河南省第一批民营经济示范城市试点

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

2022年工作亮点

砥砺奋进、顶压前行,经济运行企稳向好。强化调度稳大盘。全面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顶住了经济下行压力,扭转了下滑态势,稳住了经济基本盘。扩大投资增动能。全县共有省前六期“三个一批”项目89个,总投资646.2亿元,开工率、达效率均达100%;42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9亿元,15个专项债项目完成投资31.7亿元;争取地方政府新增债券限额25.9亿元、发行再融资债券7.2亿元,规模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优化服务纾企困。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专项活动,有效解决涉企问题76项,化解率100%;留抵退税5.3亿元,帮助94家企业贷款262笔12.8亿元;与中原再担保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和资金池托管协议,促成豫北首家县域“千企万户”专项支持项目,开展批量担保业务4700余万元。

加速转型、再造优势,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传统产业迭代升级。26个“四化”改造项目完成投资47.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86%。新兴产业多链开花。天顺全产业链、中建材碲化镉、远景智能风机等一批科技含量高、链条协同互补的新兴项目加快推进,濮阳县成为全省重点支持发展的五大风电基地之一;巴德富新材料、瑞森石油树脂等一批效益好、支撑强的大项目开工建设,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持续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中裕加氢综合站等项目积极推进,中核汇能集中式共享储能电站、上海风氢扬燃料电池项目顺利签约,氢能产业破冰抢滩;亿秒大华科技创新中心建成投产,科大讯飞智能制造等项目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现代服务业扩容提质。文旅产业加速融合,濮水小镇顺利晋升国家AAAA级景区,西水坡遗址公园以全省第三的成绩参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龙文化创意热销“数字中国”,再次荣获“全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优秀县”称号。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业态多点突破,形成了以豫粮凯利来食品为代表的“外生型”和以东森产业园为代表的“内生型”电商基地发展模式,全年电商交易额75.4亿元,增长42.4%,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13.3亿元,取得了全市第一、全省第三的好成绩。

全面统筹、一体推进,城乡区域融合发展。城市更新步伐加快。龙城国际三期等4个安置区3000户建成回迁,县审计局家属院等1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如期完工;御龙河东延与政通河、清河实现贯通,成功创建全省第一批无障碍环境试点县。城乡基础不断夯实。全省四水同治工作现场会在濮阳县成功召开;文23二期、濮鹤天然气管网等项目顺利推进。濮卫高速、阳新高速建成通车,乡镇政府驻地“15分钟上高速”目标基本实现。乡村振兴蹄疾步稳。文留镇、庆祖镇、徐镇镇3个县域副中心城镇加快推进,第一批9个集镇提升项目大见成效,“1+3+N”城镇体系日益完善。大力开展“六乱”“六清”集中整治行动,7座污水处理厂投产运营,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15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典型引领作用凸显,创建市级以上“四美乡村”示范村39个,建成森林示范村10个,海通乡两门村、渠村乡王辛庄村被命名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庆祖镇、清河头乡荣获省级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现代农业质效齐升。成功创建6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粮食总产连续五年稳定在10亿公斤以上;探索形成“一站式”“一体化”综合农事服务模式,荣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新增2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天耕食用菌等4个产业化联合体被认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依托食品园区,以全省第一的成绩成功获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探索创立“土地驿站”模式,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开拓创新、集聚动能,改革开放全面深化。重点改革纵深推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网上办事”,2100项事项实现了不见面审批。成立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初见成效,开发区工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增长19%,连续三个季度居全市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观摩第一名。开放水平全面提升。发挥“1+3+5”、13个重点产业链“双长制”等招商机制作用,通过网络招商、以商招商、资本招商等举措,全年签约投资50亿元的天顺运达新能源产业园等亿元以上项目47个,总投资205.6亿元。大力实施“乡贤回归”工程,成功招引投资100亿元的陕西绿能多晶硅等项目193个。创新驱动多擎发力。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蔚林股份成为全市唯一一家列入《河南省拟推荐2022年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企业。投资1.5亿元,建成绿色化工公共研发中心,研发出的生物基呋喃二甲酸中试装置全国唯一,成功创建省级中试基地。省委书记楼阳生莅濮调研时对濮阳县科技创新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为民惠民、共建共享,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全年民生支出41.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0%,十件民生实事圆满完成。始终把群众生命安全摆在首位。疫情防控期间,濮阳县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断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严把食品质量关,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始终把群众生活冷暖挂在心头。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全年累计纳入监测对象3506户12205人,消除风险1243户4491人,整合涉农资金4.76亿元,实施项目355个,抓实抓细产业就业帮扶,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5970元,增长10.6%。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完成技能培训5.35万人次,新增持证3.54万人,从“人口输出大县”向“人力资源强县”迈进;坚持以创业促就业,新增创业担保贷款2.9亿元,发放促就业资金3000余万元,扶持返乡创业8600人,带动就业2.4万人;在全市率先建立零工市场,打造“1+21”零工服务新模式,3000余名零散务工人员就业增收更有保障。始终把群众所需所盼抓在手上。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65天,同比增加20天,居全市前列。高考再创佳绩,全县本科上线2804人,创历史新高,实现北大、清华双突破;濮阳科技职业学院顺利获得省政府批复,首批500人实现满额招生,是全市县(区)第一所大专院校,成功创建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率先完成紧密型医共体改革任务,成为全省第一批通过验收的17个县(区)之一,经验做法被国家卫健委宣传推广;县人民医院成功晋级三级综合医院,33个社区实现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全覆盖。

2023年政府工作安排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深入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两个确保”目标,深入实施“十大战略”,按照“四个濮阳、一个高地、一个中心”和“1236”战略布局要求,紧紧围绕濮阳县“一地两区一名城”战略定位和“两高三优四提升”奋斗目标,实干干实、快干干好,努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勇当全市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奋力跻身全省前列,不断开创濮阳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全县生产总值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2个百分点;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9%左右;粮食产量稳定在10亿公斤以上;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完成市定目标。

围绕既定目标,今年将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1.扩投资、稳实体,以攻坚之势巩固稳中向好态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扛起“经济大县勇挑大梁”的政治责任,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抓工作,“项目为王”抓投资,千方百计促消费,开足马力拼经济,力促经济发展质量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

2.优结构、提质量,以非常之举加快产业转型步伐。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聚焦“四新两能”,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攻坚行动,在主导产业及传统产业升级、打造创新高地方面持续发力,着力育龙头、延链条、聚集群,加快制造业立县、制造业强县步伐。实施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40个,年度完成投资233亿元以上。

3.激活力、促开放,以革新之态培树改革创新优势。坚定不移把改革作为发展最大变量,把开放作为转型重要法宝,以更高层次扩大开放,以更实举措优化环境,以更大力度深化改革,进一步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打造投资兴业新高地。

4.提品质、强功能,以有效之方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1+3+N”战略布局实施,以争创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园林县城、全国卫生县城为抓手,强化系统观念优布局,强化民生导向提品质,强化补短锻长夯基础,着力构建布局合理、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体系。

5.抓重点、举亮点,以全局之力推动乡村振兴出彩。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以创建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县为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农业强县。

6.办实事、惠民生,以久久之功绘制人民幸福图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努力办好群众的“关键事”“心头事”“身边事”,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程,切实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努力让百姓呼声变为幸福掌声,让百姓笑容成为最美风景。

7.知敬畏、守底线,以兢慎之心筑牢安全发展根基。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守牢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社会稳定底线,未雨绸缪、防微杜渐,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矢志不渝践行初心使命,牢记“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把准政治方向之舵。坚持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上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恪守依法行政之责。以争创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为抓手,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动接受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加强府院联动,让权力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夯实干事创业之基。持续开展能力作风建设,让本领和新形势相匹配,让能力和新要求相适应,让务实、担当、实干在政府系统蔚然成风。

昂扬争先创优之志。善于借势乘势,勤于谋势造势,专于聚势成势,以争先、领先、率先的气魄,以更高、更快、更好的标准,努力在各领域跑出“濮阳县速度”、闯出“濮阳县特色”、创造“濮阳县经验”。

绷紧纪律规矩之弦。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锲而不舍纠“四风”,紧盯“关键少数”和重点人群,严肃整治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媒体记者 谷爱素 通讯员 程正锋 文/图

 



责任编辑:薛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