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县区油田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华龙区2022年度总结表彰大会召开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3-02-15 08:54:57   

砥砺扬帆启新程,拼搏奋进勇争先。2月11日上午,华龙区2022年度总结表彰大会在区委党校报告厅召开,回顾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和经验,表彰奖励在各条战线上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树典型、立标杆,学先进、争一流,进一步动员全区干部群众振奋精神、凝心聚力,以“开局即冲刺、起步即加速”的精气神,以“争取拔尖、拒绝落后”的出彩意识,奋力开创2023年各项工作新局面,奋力实现2023年开门红、全年红,以更加优异的成绩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副市长、区委书记蔡洪峰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丁国梁安排部署工作,区委副书记王瑞刚主持大会,区领导申统、杨理宏、侯富浩、崔中士、张民英、付晓燕、李彦军、宋庆军、赵现骄、刘鹏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

会上,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张民英宣读了《中共濮阳市华龙区委、濮阳市华龙区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综合表彰情况的通报》;部分获奖企业、机关单位、乡镇(街道)、村(居)代表受到区委、区政府表彰;经济发展突出贡献企业代表长兴集团、重点项目代表中沁泰康、综合考评优秀乡镇(街道)代表胜利办、区直单位优秀代表区财政局、“三零”社区代表玉兰花园社区、“五星”支部代表马呼屯村负责同志先后作了获奖表态发言。随后,大会号召全体党员干部谨记“担当是职责、担当是气魄”,全场齐唱《担当之歌》。

蔡洪峰指出,202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迎接和贯彻党的二十大这一主线,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务实重干、砥砺前行,洒下了滴滴汗水,取得了节节胜利,收获了累累硕果,全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专项债谋划项目审核通过数、总投资额等均居全市第一位,《“两能”战略推动华龙区换道领跑》荣获全市改革创新典型案例一等奖,氢能和人工智能产业被纳入市委“1236”重要战略,“三资”监管服务体系被评为全省改革成果一等奖,农村集体资金“网报支付”的经验做法被农业农村部推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趋快、质效双升的良好态势,在奋进“十四五”新征程中打好了第一仗、奠定了好基础。蔡洪峰表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区上下精诚团结、锐意进取,用勤劳、汗水、勇气奋发拼搏的结果,是饱含着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亲切关怀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鼎力相助的结果,凝聚着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倾注着广大干群的心血和汗水,彰显了60万华龙人民负重拼搏、奋勇争先、苦干实干拼命干的精神风貌。在此,谨代表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向所有为华龙区发展付出心血和汗水、作出积极贡献的各级干部、各位企业家、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蔡洪峰强调,当前,华龙区正面临厚积薄发、破茧成蝶的关键节点,正迎来大干快上、争先晋位的发展春天。对于干事创业者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置身其中,我们要倍加珍惜,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以“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壮志豪情,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信心,横向对比找差距,纵向对比补短板,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创造更多的“华龙模式”“华龙经验”,推动华龙区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市前列。

蔡洪峰强调,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快马加鞭。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们要坚定不移实施“党建引领、一产做精、二产做新、三产做大、城市做靓、教育做优、文旅做强、社区做细、民生做实”发展思路,开足马力执着地抓,全面发力坚定地干,真正干成、干好、干出彩。一是坚持一产做精,在全面振兴上创样板。一产是基础产业,是最大的富民工程,要立足华龙区优势,依托“农村股改”的成功经验,精准谋划,大胆探索,持续创新,形成更多能推广、可借鉴的新做法、新模式。在产业振兴上,大力开展“百企赋能乡村振兴”行动,让企业与村庄结对子,通过促进村企优势资源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在生态振兴上,以岳村镇为重点,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美丽乡村示范镇。二是坚持二产做新,在换道领跑上永当先。氢能产业方面,要紧紧围绕省委书记楼阳生、省长王凯提出的“加快形成较为完整的氢能产业体系”有关要求和全市“中原氢城”发展战略,着力构建氢能源全链条发展闭环,争取再落地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打造华龙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方面,要加快布局氢能医疗车、超声诊断机器人等新产品,积极申报建立国家级医疗器械标准化委员会,一体推进医学大数据产业园、智乐智能机器人等项目建设,打造国内知名的数字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方面,深化与中科院、国家能源集团氢能研究所、电动车辆国家能源中心等科研院校对接合作,加快氢能研究院、阿里云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促进一批先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落户华龙区。三是坚持三产做大,在产城融合上走在前列。要发挥华龙区主城区优势,认清作为全市扩大消费主战场的区域定位,进一步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打出组合拳燃旺烟火气。同时,要充分发挥专班作用,围绕数字经济、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加快推进江苏老虎云互联网基地、上海电气数字经济产业园、天地农网等数字经济产业项目,形成“金融+实体经济生态圈”。四是坚持城市做靓,在提升生活品质上立标杆。要大力开展背街小巷集中整治行动,全面推进公园、老旧小区、片区改造提升,彻底解决创文创卫的治理难题,特别是要继续创新包装辖区停车位、小区充电桩、飞线治理项目专项债,持续强化“城管+环卫+公安”网格管理,全面提升城区系统化、一体化管理水平,坚决做靓城市“里子”,提升城市形象。五是坚持教育做优,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上做示范。去年以来,华龙区陆续接收29所市属学校的移交,全部划转后,华龙区管理的中小学校体量明显增大,下一步要通过集团化办学、交流轮岗等改革机制,打破校际壁垒,缩小学校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要加大教育普及普惠投入力度,加快建设办中心幼儿园、苏北路小学、华龙区九中等13个教育项目建设,扩大全区优质教育资源。六是坚持文旅做强,在融合发展上育品牌。三年的疫情管控全面放开,文旅行业将迎来全面复苏。我们要抢抓机遇,特别是区文广旅体局、东北庄杂技文化园区等有关单位,要充分利用资源、区位优势,深入挖掘龙文化、杂技文化、科普教育等文旅资源,以研学旅行为特色,打造一批研学基地。七是坚持社区做细,在提升治理上增亮点。社区治理好坏关系着基层治理的成败,要持续打造基层治理品牌,形成“一居一品牌、一居一特色”的社区治理工作格局,打造叫响全国的社区治理“华龙模式”。要持续推进资源要素下沉,扎实推行驻社区第一书记制度,进一步深化“三官两员一顾问”、廉情监督员进社区机制,建强社区工作者、志愿服务等6支队伍,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八是坚持民生做实,在为民服务中担当作为。要突出抓好养老服务、技能提升、就业培训等“一老一少一青壮”民生工作,探索建立“互联网+养老”智慧养老平台,在城区率先打造“一刻钟”养老服务圈。要突出抓好“三零”创建,加大对问题楼盘、欠薪欠资、非法集资等信访问题的整治力度,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蔡洪峰强调,全区各级各部门要强化“拼”的意识,拿出“拼”的劲头,全力拼经济、拼发展、拼成效,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一要领导带头,顶格推动。县级干部和单位一把手,要切实做到三个及时,即及时深入一线推进工作开展、及时协调调度、及时拍板决策。二要专班推动,合力攻坚。要持续强化专班推进机制,结合华龙区一二三产、各领域重点工作推进需要,组建工作专班,每个专班立足优势抓重点、创亮点,达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的效果。三要比学赶超,争先晋位。要树牢争先创优的意识,锁定争先创优的目标,彰显争先创优的勇气,以争先创优和能力提升为主线,在全区开展“看项目、看亮点、看变化,比担当、比作风、比奉献”作风竞赛活动,推动各项工作强劲开局。

蔡洪峰要求,争先创优,关键是干。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拼命干,在全区形成“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浓厚干事氛围。一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敢为。把想干事、肯干事内化为一种自觉,保持敢为天下先的干劲、敢闯无人区的冲劲、敢做弄潮儿的拼劲,推动各项工作呈现全员给力新气象、全程竞奔新气势、全面提升新气派、全域出彩新气质,齐心协力续写新的时代荣光。二是各部门、各乡镇街道要敢闯。面对千帆竞发的改革与发展态势,区委坚决支持各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在抓贯彻落实上创造性开展工作,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竞相比拼中争创一流业绩,迅速形成“先进更先进、先进促后进、后进赶先进”的浓厚氛围。三是广大村(居)干部要敢干。村(社区)干部长期奋战在第一线,工作在最基层,付出了很多,奉献了很多,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肩负起兴一村(社区)经济、富一村(社区)百姓、保一村(社区)平安的重任,视民如亲、积极作为,努力在“五星”支部创建、“三零”建设、乡村振兴、为民服务上再立新功。四是广大企业家要敢首创。为企业和企业家提供最优服务、创造最优环境,是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广大企业家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坚守实业、深耕主业,切实推动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力争一流。

蔡洪峰强调,时代不等懈怠者,伟业要靠实干搏。建强主城区,铸就新辉煌,加快推进华龙区高质量发展。新的一年,希望大家咬定目标、躬身入局,不等不靠、担当实干,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姿态,干出开门红、干出全年优、干出“满堂彩”,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更加绚丽篇章。

丁国梁在安排部署工作时指出,2022年极不寻常,有涉滩之险,有爬坡之艰,有闯关之难。我们始终众志成城、创新实干,穿越风浪,笃定向前,取得了一系列光彩夺目、令人赞叹的好成绩。主要经济指标扭负转正,运行质量稳中向好;产业转型升级精准发力,集群发展蓄势起势;城乡融合发展协调推进,功能品质双重提升;改革开放创新齐抓并举,发展动能激发迸放;人民群众福祉持续增进,社会大局和谐安定。回首走过的路,“难”是考验,也是常态。过去一年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新的一年,我们要立足“四新两能”优势产业,发挥好中心城区优势,借势而进、乘势而上,牢牢抓住战略机遇,在新的赶考路上书写壮丽篇章。

丁国梁指出,2023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9%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同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

丁国梁强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系于你我。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新格局下,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必须多轮驱动、精准施策,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把稳定经济增长作为首要任务;二是把产业优化升级作为突破路径;三是把科技创新引领作为动力源泉;四是把对外开放招商作为关键一招;五是把城乡融合发展作为亮丽名片;六是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执政之要;七是把保障社会稳定作为底线思维。丁国梁要求,全区上下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干事创业的豪气、一往无前的勇气、敢于超越的底气,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加快建设“一个强区,五个华龙”,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华龙篇章。

会议以视频会议和云直播的形式召开,全体县级干部、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各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区直正科级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部分行政村(社区)党支部书记、重点企业和项目代表在主会场参加会议,11个乡镇(街道)设分会场,各单位干部职工通过“和直播平台”进行集中收听收看。记者 杜鹏




责任编辑:薛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