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原油田地质技术人员对有潜力的区块进行全方位“会诊”,并“对症下药”,使其焕发更大活力。在有针对性地实施压裂、酸化等措施后,文卫采油厂卫360区块3个井组实现日增油量21.8吨,1月累计新增油量500.8吨。这一做法为东濮老油田的开发管理提供了新“药方”。
为不断加大对该区块的水驱控制和水驱动用力度,文卫采油厂地质技术人员通过深化低渗裂缝类型油藏研究,积极探索适合该类型油藏的复合补能技术和调配优化方法,制订挖潜方案,形成了一套“有效提升缝网控储下基质渗吸裂缝驱油”的低渗裂缝油藏深度水驱方法。开展研究过程中,该厂技术骨干结合卫360区块当前开发实际,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老井的无效注入水,强化动静态资料综合分析,开展精细构造、精细剩余油研究;另一方面大力提升新增注水利用率,以低渗裂缝油藏剩余油赋存规律为指导,利用流场调整、优化调配等综合治理手段,不断优化注采结构,达到降低低效、无效注水的目的。截至目前,卫360区块综合含水率较去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
“低渗透储层由于存在较大的渗流阻力,井距过大,注采井间压力损耗严重,不能形成有效驱替;井距过小,势必会增加投资成本,加大开发风险。”该厂地质专家徐仁起介绍。
注采井距是影响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关键因素。1月以来,该厂地质技术人员在极限注采井距与低渗裂缝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的指导下,对卫360区块各层系展开精细摸排,重点对区块近裂缝侧翼、裂缝方向远端弱水洗区残余油及基质连片剩余油进行挖潜,部署新井1口、措施井2口,均获得了良好的增油效果。其中:该区块新投产的卫360-46侧1井于1月13日自喷转抽后日产油量13.1吨,新建产能3000吨;对措施井卫49-15h井实施重复压裂,于1月12日自喷转抽后日产油量提升至5.5吨;对位于裂缝延展方向的卫360-5井实施酸化引效措施,平均日增油量0.9吨。
下一步,该厂将继续加大对该区块的综合治理研究力度,加速推进8口新井的投产运行工作,及时做好井位库、措施库的资料更新,为助力全厂实现全年生产目标打下坚实基础。记者 贺德敬 通讯员 杨旸 陈亮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