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走进南乐县梁庄乡郭吉道村,路两旁高大的银杏树向人们展示着它的飒爽英姿,银杏树下黄叶满地,仿佛为村道铺上了金色的地毯。
在干净的农家小院里,村民李瑞霞指着自家院里的厕所说:“我家的厕所跟城里的一样,脚一踩按钮就冲得很干净,不用自己打扫,也不用担心有异味。”
“通过改造厕所,村民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村庄越来越美,村民住得越来越舒适。”郭吉道村党支部书记李新军说。2019年,郭吉道村积极响应政策,在全村推进“厕所革命”,全村95%的村民家里的厕所改成水冲式厕所,彻底告别了“一个坑,两块砖”的旱厕,农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像郭吉道村这样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蝶变”的村庄在南乐县还有很多。近年来,南乐县牢固树立“小厕所、大民生”工作理念,精心组织,广泛动员,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形成了一套农村户厕改造的推行办法。
“乡村振兴,宜居是根本。”南乐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用“厕所革命”这一“小杠杆”撬动农村“大变样”,使农村人居环境实现质的提升,南乐县在广泛调研、普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鼓励村民自筹材料、自建自改旱厕,按照“县奖补、乡指导、村组织”的思路,探索推广了“完全自建、几户联建、村集体帮建”3种村民自建自改卫生厕所模式;印发《南乐县农村户厕改造村民自建自改实施办法》《南乐县农村户厕改造村民自建自改技术指南》,统一提供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施工图纸,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施工;严格按照“村民申请—村实地查看—村委会批准—乡、村验收—奖补公示—发放资金”的程序,确保改厕质量;验收合格后,分别给予地面提升户、地上地下完全自建户500元、1000元的奖补。截至目前,全县群众自建厕所达到4760户,整村推进自建自改卫生厕所模式的村达到18个。
“真的很方便,通过手机预约,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人联系上门服务。”徐庄村村民徐利民一边通过手机APP预约抽粪污业务,一边告诉记者,“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还得自己动手清理。”
在农村户厕改造中,南乐县通过智慧管护,提高百姓的服务体验感。开发建设全省第一家农村户厕智慧化管护服务平台,实施数字化管理。同时,健全县、乡、村三级管护服务机制:县级由专人负责;乡级成立11个运管服务站,配备抽运车辆45辆;村级配备管护员322名。全县统一服务价格,张贴改厕明白卡,卡上印有24小时服务热线电话、厕所服务二维码等信息,村民遇到问题,通过扫码、打电话,服务人员就会上门帮助解决。
穿过一片片果园,在田地深处,一个挂着“杨村乡厕所粪污收集点”牌子的铁围栏映入眼帘。“这是我们的粪污收集点。”南乐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其实这就是个大三格化粪池,我们把收集的粪污放在这里,是为了进行无害化处理。”原来,收集的粪污经过无害化处理后,会变成有机肥,或还田利用,或资源利用产生沼气,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目前,南乐县年可处理厕所粪污64.2万吨,生产有机肥料和营养基质约5万吨,创造经济效益1500余万元。
在一系列强有力举措的推动下,截至目前,南乐县累计完成改造户厕8.75万户,整村推进完成215个,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86.8%,该县因此获得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荣誉称号。记者 管淑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