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县区油田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小银锤”敲响致富音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2-11-14 07:38:00   

黄河岸边,大堤脚下。11月10日清晨,在鸡鸣犬吠的交织声中,范县辛庄镇彭楼村陆续传来叮叮咚咚的敲打声,一声声、一阵阵,格外清脆。这个村庄曾因“彭楼水库”而闻名,如今则通过加工耳环、耳坠、表链、项链等金银工艺饰品再次声名鹊起。

十余年前,该村一批年轻人走出村庄,天南海北谋生活;近年来,他们陆续带着金银工艺品致富项目返回家乡。一去一回间,一个个加工作坊逐步兴起,彭楼村产业振兴的脉络逐渐清晰,村民用手中的“小银锤”和心中的热爱,将致富之路越拓越宽。

位于村东头的子康饰品作坊内人来人往、格外热闹,有的在现场制作,有的带着制作好的产品前来“交作业”,有的在向外地发货……作坊内,亚沙树叶、刻花桃心、麻花线纹等各种造型的饰品琳琅满目。人们分工明确,缠线、双切、敲打、堵片、烧焊、磨件等环节配合默契。“作坊用工100余人,每年加工成品上千万件,除了村里的加工点,在镇里的社区、附近刘早村等处都有加工点儿。”作坊负责人王子康说。

子康饰品作坊不远处,就是喜玲饰品作坊。这里主要加工项链、表链,其中不乏锆石、金饰、银饰等高档产品。作坊负责人高喜玲十几岁就开始从事银饰加工,至今已近20年。“作坊加工的产品有上百种,主要与韩国厂商合作,开展外贸业务。”高喜玲表示,作坊内很多产品做工比较精细,比如一个只有两三毫米的项链环扣,就需要进行弯曲、扣环、焊接等工艺。“一些技术熟练的工人干活麻利、眼疾手快,做出的成品很少有残次品。最多时一个月能挣七八千元。”

据不完全统计,彭楼村现有金银饰品从业者200余人,辛庄镇政府从政策、场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助力返乡创业者快速发展,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乘着党的二十大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彭楼村“小银锤”的敲击声将更加悦耳,村民的致富路将更加宽广。记者 张西恒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