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县区油田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千帆竞发势如虹 勇毅前行谱华章
——台前县马楼镇扎实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纪实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2-10-14 11:20:57   

十年砥砺奋进,台前县马楼镇发展日新月异:十年间,全力推动经济稳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073元上升为12058元;十年间,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现代农业产值从零增长到3000万元;十年间,聚力项目招引、建设,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2亿元增长到4.2亿元……

马楼镇始终坚持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以乡村振兴总揽全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抢抓机遇、乘势而为、奋力攻坚,有力推动了创新发展、转型发展、赶超发展。

1665717554185.png

县委书记孙庆伟调研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强党建 组织建设实现高质量

马楼镇始终把基层党建工作放在首位,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创新和改进思路,全面落实基层党建各项工作任务。一是选贤任能,强化内生动力。树牢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严把政治关、廉洁关、素质关、能力关,真正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清正廉洁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坚持“一线提名法”,注重在工作一线锻炼培养选拔干部,真正让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舞台、到前排。规范党员教育管理,村党支部坚持每月召开1次党支部会、1次村“两委”班子会,认真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做好党员积分管理、远程教育等工作,以理论武装提素质,以学习培训提能力。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提升凝聚力、战斗力。在2021年村“两委”换届中,全镇村党支部书记的年龄、文化、能力等结构进一步优化,选优配强“致富带富”型村党支部书记55人,培养村级后备干部186名。二是优化载体,激发党建活力。以“五星”支部创建为载体,推动党建统领基层治理走深做实。建立创建工作小组,逐级压实领导牵头责任、班子成员分包联系责任、村党支部书记创建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形成工作合力。落实“1+5+N”党员联户、干部包片、党支部会商工作机制,开展“头雁对决”“观摩评比”等活动,营造浓厚氛围。今年,全镇计划创建“五星”支部1个、“四星”支部5个、“三星”支部16个、“二星”支部31个。三是严明纪律,增强制度约束力。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拿起党的纪律武器,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真正把纪律挺起来、立起来、严起来,把制度执行起来,坚持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使各项制度成为带电的“高压线”,用铁的纪律全面从严治党,维护好党纪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深入推进纪律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端正党风、增强党性,筑牢防线、守住底线,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勤政为民、清正廉洁。

1665717578827.png

蓝曦服饰生产车间。

兴产业 乡村振兴谱写新篇章

马楼镇充分发挥特色产业优势,统筹谋化、科学推进,美化人居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汇聚发展合力,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开启了乡村振兴新篇章。

民生保障坚实有力。马楼镇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牢牢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借助上级政策红利,先后兴建扶贫车间18个,实施到户增收项目8个,申请汽配、特色种养加等扶贫产业项目10个,为群众提供在家门口就业岗位800余个。大力推进电商扶贫,累计发放物流补贴40余万元。2019年,马楼镇被评为“河南省电商扶贫工作先进单位”。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三义村双孢菇深加工、李胡村圣女果采摘等“一村一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3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在10万元以上。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马楼镇按照“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的工作要求,打造了棘针园、前张胡同、前韩胡同、韩庄等14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形成了后许楼—李胡—前韩胡同精品路线,重点推进建设前张胡同“汽配小镇”、裴城寺“武术小镇”等魅力村镇建设示范点;建立了镇、村、组三级网格化管理制度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评比、一季一观摩”长效机制,持续巩固人居环境“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的整治成果。2016年,马楼镇被评为“省级卫生乡镇”;2019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村镇”。

城乡路网四通八达。马楼镇累计投资约1.5亿元,完成了S501、小康大道马楼段、后许楼—李胡道路、迎宾大道等15公里的乡镇主干道建设和55个行政村村内道路新建或改造,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并做好养护硬化,形成了“网络全镇、四通八达、出行便利”的农村交通环境,实现了公交车全覆盖。改造提升镇区“三纵三横”商业街、一条“特色小吃”街和一个“电商基地”,为镇区居民营造优美、舒适、休闲的生活环境。建设完成滩区迁建马楼安置区、扶贫车间和安置区小学,推动滩区迁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增动力 以工兴镇展现新姿态

马楼镇牢固树立“项目为王、工业强镇”的发展理念,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快转型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完善产业配套,推动产业集中集聚集群式发展。

项目招引建设获得新突破。马楼镇坚持“二分之一”工作法,通过领导招商、以商联商、以情招商,主动联系跟进、积极对接,收集招商信息138条,开展外出招商126次,新上千万元以上项目16个,落地亿元以上项目3个。总投资1.6亿元的河南中硼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硝酸钾及5万吨硼酸项目实现投产运营,预计可实现年工业产值2.1亿元、利税近2000万元。投资2.2亿元的河南海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丙炔醇系列产品扩建项目实现投产运营,预计年销售收入4.5亿元、利税近8000万元。概算项目总投资5.3亿元的濮阳市巨人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年产4.8万吨钢构生产项目开工建设,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工业产值10.6亿元、利税8000万元。

建设汽配专业园区。马楼镇高标准规划马楼汽配专业园区,完成企业、教育、道路规划面积700余亩,通过出台土地、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入驻,建设了园区路网、供排水管网和电网体系,完成了绿化、亮化等附属配套工程。园区现有企业46家,其中汽配企业44家。同时,积极引导在外人士返乡创业,创立返乡创业企业主体30家,有效解决600余人就业问题。2019年,马楼汽配专业园区被评为“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区”。

推动汽配产业提质扩容增效。马楼镇按照提质扩容和选优育强的发展理念,采取“电商+物流+汽配产业”发展模式,推进汽配产业转型升级,汽配产品实现了由单一的农机配件向启动机、发电机、充电机、汽车灯具等60余个系列800余种汽车电器为主的多元化转变,完成69家企业转型升级,打造省、市、县名牌企业商标26个,形成了以各种汽车零部件为主、农机零部件为辅的生产加工体系,年产值达15亿元,带动困难群众就业654人。做强“电商小镇”,建设乡镇电商服务中心1个和村级电商服务站55个,发展电商392家。2019年—2021年,马楼镇连续三年荣获“中国淘宝镇”称号。

1665717597799.png

中硼新材料项目。

促升级 现代农业增添新动力

马楼镇围绕“调整结构、规模发展、培育亮点、打造特色”的理念,强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抓好农村改革。马楼镇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林地所有权、水利设施所有权确权工作,完成家庭承包土地确权6.9万亩,确保粮食安全;农村宅基地、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工作顺利完成;林地确权工作完成并颁发林权证;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已开通,实现60余人贷款300余万元。通过发展产业合作社、培育种养大户,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之路。截至目前,该镇累计流转土地3万余亩,培育农民合作社185家、种养大户460家。

优化产业结构。马楼镇坚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理念,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设施农业,黄河智慧农业产业园、蔬之农智慧农业示范园等5个项目投入运营,现代农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特的飞跃。同时,扎实开展国土绿化工程,特别是在S501、小康大道和滩区通道两侧建设了宽50~100米、长15公里的优质绿化国储林,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美丽景观,成为马楼镇的“天然氧吧”。2016年,马楼镇被评为“河南省国土绿化模范乡(镇)”。

完善配套设施。马楼镇清淤支渠、斗渠、毛渠32条,累计清挖土方100万余立方米;新打农田机井300余眼,新修桥涵闸70余座,实现机井、河水灌溉双配套;投资7000余万元,精心打造了占地面积3万亩的高标准农田片区2个,保障了全镇6.7万亩农田丰收丰产。

立足新起点,把握新机遇。马楼镇将坚持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全力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推动全镇各项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全媒体记者 王献伟 通讯员 师青然  王广忠 文/图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