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丹桂飘香。走进清丰县马庄桥镇,一条条笔直宽阔的公路四通八达,成为城乡居民的致富路;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一处处美景精彩呈现,编织成生态宜居的美好家园。
奋进新征程,实干谱华章。近年来,马庄桥镇党委、镇政府以党的建设为引领,立足当地实际,群策群力、上下同心,加强党的建设、推进项目建设、提升城乡环境、答好民生答卷,各项工作均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谱写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多彩篇章,全面拉开了乡村振兴框架,真正走上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振兴路”。
以党的建设为引领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
马庄桥镇党委认真贯彻落实“把抓发展和抓党建结合起来”的重大要求,大胆探索、求实创新,始终坚持推动发展是第一要务、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思想,各项工作有力推进。
注重凝心铸魂,增强党建工作效能。学深悟透用真功,笃行实做见行动。马庄桥镇深入推行“学、思、悟、做”的学习机制,年内召开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10次,组织干部“夜校”大学习、大讨论20期,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活动60场,有力提升了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多种渠道重宣讲,深入人心求实效。积极开展“不忘初心跟党走、凝心聚力创五星”系列活动;依托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组织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乡村文化广场等场地,开展乡村大讲堂、文艺会演、播放红色影视等活动30余场,不断加强党员群众思想教育,涵养文明乡风。坚持不懈高标准,一以贯之抓落实。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牢牢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新要求,带头践行新时代合格党员标准,树立守纪律、勇担当、崇实干、善作为、讲奉献的工作作风,凝聚了发展的强大动力。
坚持党建引领,坚定正确发展方向。争创“五星”支部,建设富美家园。马庄桥镇把开展“五星”支部创建作为推进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有力抓手,补短板、挖潜能、强保障、兴产业,培育在全市、全省叫得响的基层党建示范点,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建强组织体系,激发发展活力。围绕“先进带后进、中间争先进,先进更前进”的思路,选优配强村级班子,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能带富、善治理的队伍。以产业兴旺为切入点,采取周例会、月研判、季观摩等措施,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业”,持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层基础。聚焦优势产业,打造发展新引擎。发挥资源及区位优势,加快打造商贸物流、优质家居等产业,实施“党建+食用菌+乡村振兴”工程,发展新潮流电子商务模式,打造全国最大的茶树菇种植基地,助推全镇经济和各项事业朝着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加强作风锤炼,筑牢纪律规矩底线。严抓思想教育,营造纯净政治生态。镇党委肩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抓实做优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党员观看《永远在路上》《零容忍》等警示教育专题片,增强党员干部廉政廉洁意识;设置廉政文化宣传栏20块、廉政格言警句80条,着力打造廉政文化阵地。严抓制度建设,全面改进工作作风。建立健全权力公开运行机制,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公务接待制度、公车管理制度等,完善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等便民服务制度,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坚决查处办事拖拉推诿等行为,提升机关服务效能。严抓执纪监督,强化案件查处职能。充分发挥纪委监督检查职能,制订专项整治方案,广泛收集意见,对发现的问题制订措施、明确时限、及时整改。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
推进镇域经济提档加速
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是兴商强镇富民的有效途径,镇党委着眼长远、创造条件、抢抓机遇,持续做好项目引进。
崛起·尚合府一号院项目。
坚持项目为王,打造城建靓镇。攻坚克难,项目建设提质增速。长安社区、崛起·尚合铭郡、昌建·君悦府、圣桦·锦江天悦、龙润华府、清华天河湾等10个在建项目快速推进;家博小镇项目附着物已清理完毕,具备施工条件;孙旧寨棚户区改造完成第一期分房,实现入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以崛起运动健康城建设带动镇区开发改造,依托房产项目配套建设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高端住宅区;沿342国道谋划建设郊野公园,打造休闲观光带;建设提升文明路、金濮路、长安路、腾飞路等6条道路,推进濮清快速通道供热、供水、供电、雨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清丰大道和文明路两个高速公路下道口建设。
康养项目——圣桦·锦江天悦。
精准招商引资,建设产业强镇。引进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会展经济,与上海普道、新乡国瑞、河南益摆渡、广东薪界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与江苏苏州重塑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进行对接,生产家居产业配套产品海绵,现已达成投资意向,预计投资1.5亿元。
立足区位优势,打造商贸活镇。以“一区两园”建设为契机,以万邦、家居博览园为主线,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加快建设电商物流园,培育壮大大地密码电商品牌,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借势崛起·尚街“星空夜市”,发展特色餐饮业、“夜经济”、地摊经济,打造濮北“特色夜市名片”。
抓实绿色发展,实现生态立镇。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七点半、锐实达、中石集团、三力化工、龙晖塑业等镇区工业企业“退城入园”,实现零污染。推进濮清快速通道综合提升工程和马颊河、顺河沟等绿化、亮化提升工程,进一步巩固“国家卫生镇”创建成果,打造宜居宜业幸福马庄桥。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打造乡村振兴“个性名片”
农村要致富,产业要先行。镇党委立足实际,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凝心聚力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红白绿”三色产业。完成红薯种植1000亩,露地菜种植500亩;赵家村食用菌基地完成层架式大棚改造300座,新增层架式恒温出菇棚50座,增加种植面积15万平方米。打造“一村一品”,带动农户增收。前庄村和金魏村种植辣椒550亩,赵家村种植香菇280座大棚,引进大型茶树菇种植公司1家;孟家村粉条加工厂年加工鲜薯15万公斤,大地密码电商平台上半年销售额1亿元,全镇13个村集体经济均在5万元以上。建设秀美乡村,绘制生态画卷。统筹做好“拆违建、改厕所、清垃圾、铺胡同、治污水、抓绿化”等六项重点工作,强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六项工程,拆除违建30处,卫生改厕1430户,清运垃圾2.8万立方米,铺胡同463条1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0万平方米;提升整治马颊河、顺河沟,达到水清、岸绿、景美;把赵家村、孙旧寨村建设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以民生需求为导向
推进社会发展成果共享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镇党委始终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持续强化为民服务意识,提升为民服务效能。
赵家村食用菌种植大棚。
社会保障筑牢民生基础。马庄桥镇持续关注全镇239户脱贫户和19户“三类监测对象”的“两不愁三保障”工作,坚决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等政策;建立健全扶贫项目后期运营管护长效机制,加强对“三类人群”的动态监测和帮扶,及早消除返贫致贫隐患,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开展妇女“两癌”筛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保障妇女身体健康。
就业创业夯实民生之本。马庄桥镇围绕返乡农民工、脱贫户等重点群体,开展集中、上门、一对一、点对点等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积极组织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有机会提升职业技能水平,轻松领证上岗;依托大地密码电商、食用菌种植等产业,解决重点人群就业问题,带动群众务工就业,促进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维稳兜底落实民生之要。抓平安创建,着力深化平安建设。马庄桥镇以深化“三零”创建为目标,对企业、学校、商场等重点区域采取定期排查和日常监管相结合的措施,最大限度减少违法犯罪行为发生。抓舆论宣传,着力营造良好氛围。以镇、村两级综治中心为依托,制作法治宣传、平安建设宣传展板、草坪标识牌等。创新基层治理,助推“五治”融合。通过打造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体系,形成全镇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筑牢疫情防控坚实防线。马庄桥镇坚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精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确保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压实四方责任。坚决完成疫苗接种任务,确保实现“零输入、零感染、零反弹”。
坚守生态环境保护红线。马庄桥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对“散乱污”企业坚决执行“两断三清”措施;大气污染防治常抓不懈,以秸秆禁烧、扬尘治理、环境卫生整治、散煤管控为重点,开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清理秸秆、杂草300余立方米;“双替代”工作多次开展“回头看”,全镇实现“电代煤”“气代煤”。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马庄桥镇党委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重要决策部署,以发展现代农业、绿色家居、商贸物流、新兴产业为主导,以“五星”支部创建为统领,推进产业强镇、城建靓镇、商贸活镇、生态立镇“四镇共建”,全力实现濮清一体化融合发展新跨越,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全媒体记者 王献伟 通讯员 代少磊 王利芳 文/图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