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称堌镇位于濮阳县城东南,居黄河之畔,属黄河滩区乡镇。全镇辖64个行政村6.4万人,镇域面积74平方公里,耕地7.9万亩。全镇共有滩区村21个2.2万人,占地面积4万余亩,其中耕地面积2.8万余亩。该镇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省级卫生乡镇”“濮阳市脱贫攻坚先进单位”“全市‘五好’乡镇党委”“市级文明乡镇”等称号。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王称堌镇立足发展大局,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引领,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为主线,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
滩区迁建。
驰而不息筑堡垒、强党性
基层党建全面提升
王称堌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汇集镇村两级力量,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工作能力,有效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一是持续开展“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户群众一片真情”活动。通过“党员先锋岗”评选、导师帮带、“雁阵行动”等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深入开展“五星”支部创建。建立“1+5”工作机制,即“1个指挥部+5个工作专班”,指挥部由镇党委书记任指挥长、镇长任副指挥长,5个工作专班对应五颗星,分别由分管科级干部任专班组长,每周定期召开研判会,分析研判创星进度和存在的问题。全镇计划争创“五星”支部1个、“四星”支部6个、“三星”支部19个、“二星”支部27个。三是创新推行“135一线工作法”。每个管区选择1个中心村作为办公地点,管区干部每天在办公地点集合,一律入村开展工作,包村干部每天入村1次,管区书记和管区主任每3天把辖区村走一遍,包区领导每5天把辖区走一遍,使工作在一线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四是大力实施“干部乡贤化”。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把有思路、有能力、对家乡有感情的在外干事创业的乡贤人士请回来,在村内任职挂职,补齐村干部推动发展能力不足的短板,实现了“一升一降一强”的目标。2020年以来,该镇为半坡店村、赵庄村等15个村配备了名誉党支部书记。五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强化廉洁乡村建设,查办案件11起,给予党政纪处分11人,有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设施农业蓬勃发展。
全力以赴抓项目、稳增长
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王称堌镇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立足实际,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一是做优主导产业。依托现有的好孩子童车项目,新上高背椅和无印良品手提包加工项目,年产童车布套60万套、手提包110万个,使王称堌镇成为好孩子和无印良品品牌代加工基地。二是紧盯招商线索。紧盯洲亿集团、中合物流有限公司、海南“1+7”国际贸易公司等12个招商线索,精准发力,持续对接。上半年,该镇新上投资600余万元的尚资鞋业项目,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年产量80万双,年销售额6000余万元;新签约河南顺和府食品有限公司前沿食品速冻食品项目,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年产速冻食品5000吨,年产值6000万元;新实施东李庄乡村振兴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已完成,将于近期开工建设。三是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组织人员深入企业开展帮扶活动,为好孩子、清鑫水产、濮佑家纺等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尚资鞋业生产车间。
上下同心抓产业、促发展
现代农业阔步向前
王称堌镇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做大做强水产养殖、有机农业、艾草种植等高效农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水产养殖方面:对现有的豫北最大、占地面积2000亩的水产养殖基地和工厂化育苗车间进行提质增能,开展智能化、工厂化养殖。同时,引进天津众民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开展150万条锦鲤观赏鱼养殖,打造观赏鱼养殖集散基地,促进水产养殖产业转型升级。有机农业方面:镇里成立土地流转合作联社,各村成立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依托北京十方农业有限公司被中科院挂牌为“有机化种植试验区”的有机农业项目和木耳、丝瓜等种植项目,着力扩大土地流转规模,发展优质高效有机农业。今年以来,全镇新流转土地5000亩,流转总面积占比达35%。同时,沿发展路两侧建设以温室大棚为主的农村集体经济产业基地,主要种植有机蔬菜、瓜果,着力打造有机小镇。艾草种植方面:在现有1500亩艾草种植基地的基础上,扩大规模,打造集种、产、销为一体的艾草产业链。目前,已与南阳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进行对接,计划新增艾草种植面积5000亩,建成万亩艾草种植基地。下一步,该镇将依托现有的艾草种植园区和艾草加工厂,进行艾叶及艾根深加工,生产艾绒被、艾坐垫、艾条、艾饼等艾产品,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
水产丰收。
倍道兼行强基建、重管理
城镇建设成绩亮眼
王称堌镇紧抓县委实施集镇提升的机遇,按照“拉大城镇框架,加强基础建设,完善配套功能,提升集镇形象”的原则,编制集镇改造提升方案,是全县首批通过规划验收的乡镇,也是开工最早的乡镇之一。一是对集镇大堤和集镇主干道进行改造提升。投资300余万元,高标准对集镇区1.6万平方米道路进行扩面,对福谐路大堤口进行绿化提升;投资3万元,在福谐路、文王路两侧栽种大叶女贞150余棵;投资50万元,对集镇边角闲散地块进行绿化整治,建设了3个街边公园,实现了“乱点变亮点,垃圾点变绿化点”。二是对集镇门面和通信线路进行改造提升。投资20万元,对集镇门面招牌进行统一规范;投资45万元,协调联通、电信、移动等通信公司,对集镇通信线路进行入地改造,有效解决了私拉乱扯现象,成为全县首个实现弱电入地的乡镇。三是大力实施拆旧建新。对破损的人行道拆除后重新进行了铺设,对集市以西的道路进行了拓宽整治,在现有车道南侧增设了2米宽的绿化带及6米宽的非机动车道,将集市向西扩展。目前,全镇已拆除房屋103间2400余平方米,拆除彩钢棚3600平方米,铺设污水管网1000米,新修道路1070米,新建绿化带900米。下一步,该镇将重点进行集镇立面提升,对主干道两侧的门面房进行立面改造,统一喷涂、统一造型,进一步提升集镇形象。
千方百计抓民生、增福祉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滩区迁建稳步推进。王称堌镇是全市滩区迁建三年规划人口最多的乡镇,涉及8个村2636户9320人。面对疫情影响,该镇始终坚持大员上阵、持续推进,紧盯“缴款、搬迁、拆迁”三个环节,滩区迁建工作顺利推进。
防疫防汛有力有效。面对罕见汛情、多轮疫情,制订完善应急预案,建立三级巡查值班队伍,该镇的防汛预案得到省委督导组的充分肯定,并书面交办全市推广;组建65支670人的应急队伍和2500人的民兵预备役队伍,成立了614名志愿者疫情防控队伍、335个“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的“三人组”网格队伍,守牢了“金标准”,护住了“责任田”。
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围绕集镇,重点打造王称堌镇教育园区。建成王称堌镇二中、王称堌镇实验小学、常庄中心小学、千安社区幼儿园、孟楼小学附属幼儿园、常庄小学附属幼儿园等6所学校。投资1100余万元,对中心小学、安置区幼儿园等学校硬件设施进行改造提升,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
社会管理持续加强。深入开展“三零”乡镇创建。以“三个不发生”为底线,出实招、下实功、见实效,持续开展命案防范和“六防六促”矛盾纠纷大排查,有效处理各类矛盾纠纷300余起,社会秩序健康稳定。
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头。王称堌镇将进一步强化实干工作导向、激发昂扬工作状态、落实从严工作要求,用非常之力、下非常之功、彰显非常之担当、展现非常之作为,以一流的工作业绩和精神面貌,为推动濮阳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王称堌力量,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全媒体记者 王献伟 通讯员 刘改丽 文/图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