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县区油田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范县城关镇西李庄村:锻造平安建设“主心骨” 奏响乡村振兴“和谐曲”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7-13 08:06:04   

范县城关镇西李庄村,地处城关镇最西部,共有4个村组281户1064人,由于经济落后、地处偏远,常被称为“偏远落后村”。近年来,在村“两委”的带领下,西李庄村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紧紧围绕平安建设这一重点,通过开展“三零”创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六防六促”等工作,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实际行动不断凝聚人心、赢得民心,有力消除了因偏远落后而产生的不稳定因素,持续夯实了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的基础,奏响了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乡村振兴“和谐曲”。

坚持以“三零”创建为抓手 提升群众安全感

“创建平安乡村是一项系统工程,‘三零’创建是我们的有力抓手。”西李庄村党支部书记王珊说,“我们通过认真排查梳理村内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发生的苗头性、根源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处理,从而实现平安乡村的建设目标。”

近日,全县连续降雨,防汛及隐患排查任务更加艰巨。西李庄村“两委”干部、网格员迅速行动,进行巡河、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按照“不漏巷、不漏户、不漏房”的原则,加强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帮助群众疏通排水管道、乡村道路、田间地头、排水沟,提醒群众在汛期增强警戒意识、做好防汛准备、注意用电安全等。同时,重点走访孤寡老人、贫困户、留守老人和残疾老人,对居住在危房的群众进行安全转移,及时消除隐患。

此外,西李庄村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与村内党员联系,及时发现村民身边发生的大小事情。通过微信、电话、下乡入户宣传等方式向群众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知识,并帮助村内50余名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解决了他们“指尖上的麻烦”。同时,积极了解村民的诉求和困难,及时解决反馈的意见和发现的问题,确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坚持矛盾纠纷多元调处 全力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谢谢你们为我主持了公道,这么快就将这个烦心事给解决了!”村民葛某某感激地说,“原以为还要到法院打官司,没想到这么快就帮我们解决了。”原来,葛某某与邻居李某某因为争耕地地边发生矛盾,两人闹得要对簿公堂。后来村党支部书记王珊、调解员秦章英及时介入,查看两家的土地确权证,通过两天的调解,再次划分界定,双方均对划分结果表示满意,圆满化解了一起邻里矛盾纠纷。

这起矛盾纠纷的化解,只是西李庄村化解众多疑难问题中平常的一件。近年来,西李庄村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不断深化平安乡村建设,以一个个基层基础的“小平安”,助力整个社会面的“大安全”。

坚持网格建设 固本强基筑平安堡垒

近年来,西李庄村积极探索农村治理新模式,通过“党建+网格化管理”,将整个行政村按照村民居住情况划分为9个网格。为便于细化动态管理,在大网格内划分若干“子网格”,构建“网格民情地图”,建立网格微信群,将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充分结合党员自身优势,为19名党员设岗定责,做到人岗匹配、责任到岗,有效破解过去党员“无权管事、不会理事、无法办事”的难题。鼓励更多大学毕业生、外出人才返乡、本土人才加入到党员队伍中,固牢党建之本,强化组织基础,为村内经济发展、乡村治理凝聚智慧。

坚持“三治融合”促和谐 实现乡村治理有魂

西李庄村积极建立完善自治体系,对于村内各项重大事项,建立村民代表议事制度,积极召集村民代表进行大会讨论。同时,探索农村党员分类管理新模式,设立环境卫生督察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等岗位,让普通党员深入参与到村级事务、村级治理之中。

西李庄村以德治为基础,探索精神文明建设有效载体,精心举办了“五好家庭”“好媳妇”等群众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评选活动,积极宣传家风家训、村规民约、核心价值观。同时,围绕“保稳定、创平安、促和谐”目标,在化解矛盾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今年以来,村内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0余起,杜绝了越级访群体访事件,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了乡村善治。

为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法治观念,西李庄村落实“一村一警”制度,制订“法律明白人”培训计划,邀请镇司法所、派出所干警先后对1064名村民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引导村民学法、用法、尊法、守法。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做到人人懂法、人人守法、人人用法。今年以来,该村累计开展法律知识培训7次,向群众发放法律宣传单1900余张。

现如今,西李庄村已完成“偏远落后村”向“平安先进村”的美丽蝶变,呈现出一幅乡村善治、文明和谐、治理有效、生活美好的新画卷。全媒体记者 王献伟 通讯员 范淑玮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