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8日,记者从河南濮阳县纪委监委获悉,2月15日,濮阳县纪委监委下发《关于倡导全县党员干部“回家吃饭”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濮阳县党员干部要拒绝非必要的“饭局”,管好嘴、收住心,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积极回归家庭,多回家吃饭,吃出身心健康、吃出家庭幸福、吃出风清气正。
通知指出,回家吃饭既关系到党员干部个人的发展和家庭的建设,又关系到濮阳县党风廉政建设。通知强调,濮阳县纪委监委将定期开展监督检查、民意调查、明察暗访和家访,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主体责任不力的,对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责任不力的,对违规吃喝顶风违纪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实行“一岗双责”“一案双查”,在追究直接责任人的同时,追究相关领导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以下为通知原文——
关于倡导全县党员干部“回家吃饭”的通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端正良好的生活作风,“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回家吃饭既关系到党员干部个人的发展和家庭的建设,又关系到全县党风廉政建设。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县纪委监委倡议全县党员干部回家吃饭,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回家吃饭,涵养良好家风。好的家风,从回家吃饭开始,一家人吃一顿团圆饭,听父母唠唠家常,与爱人诉说心事,陪孩子多点互动,给家人多点关爱、多点理解、多点陪伴,营造健康和谐友爱温暖的家庭氛围。乡镇的同志经常加班加点,回家的时间和次数少,对家庭本就关心照顾的少,更要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多回家吃饭。“家是守望、廉是基石”,领导干部及家属要时刻牢记“一人不廉全家不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亲情观,特别是家属要当好“廉洁监督员”,多过问在外就餐情况,多关注人际交往圈子,多关心八小时以外生活,常吹廉洁“枕边风”,算好家庭“廉洁账”,严守“廉洁门”,常念“紧箍咒”,建好“廉洁家”。
二、回家吃饭,倡树廉洁之风。回家吃饭是对党员干部践行优良生活作风的表现,也是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环节。全县各级各单位要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遵守各项廉洁纪律要求,不接受、不提供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不超标准、超范围接待或者借机大吃大喝,不在机关食堂、“一桌餐”场所、企业内部接待场所等地方违规吃喝;禁止单位之间、机关部门之间互相公款宴请,不在工作时间内和工作日午间饮酒,拒绝非必要的“饭局”,管好嘴、收住心,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积极回归家庭、亲友团圆,多回家吃饭,吃出身心健康、吃出家庭幸福、吃出风清气正。
三、回家吃饭,厉行勤俭之风。党中央狠抓作风建设,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要履行主体责任,发挥“头雁”效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精神践行勤俭节约,以说到做到带头执行的态度坚持勤俭节约,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治理铺张浪费,做回家吃饭、勤俭节约的宣传者、践行者和示范者,引导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常回家吃饭、厉行勤俭节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让回家吃饭成常态,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四、回家吃饭,弘扬健康之风。经常在外吃饭容易引发“三高”、癌症等疾病,发生酒驾、醉驾等危险行为,多数党员干部在吃请请吃、吃吃喝喝中肚皮大了、血压高了、亲情淡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幸福的基础”,全县党员干部要带头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规划好“八小时外生活”,常回家看看,常回家吃饭,在家庭温暖融洽的氛围中,养足精神,调整状态,以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家,永远是一个人最温暖的避风港;家里美味可口的饭菜,是治愈一切的良药。全县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做到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习惯,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县纪委监委将定期开展监督检查、民意调查、明察暗访和家访,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主体责任不力的,对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责任不力的,对违规吃喝顶风违纪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实行“一岗双责”“一案双查”,在追究直接责任人的同时,追究相关领导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中共濮阳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2022年2月15日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