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室外寒气逼人,位于开发区的惠成电子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却涌动着发展的热潮:运输车辆来回穿梭,工人紧张有序地进行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与之呼应的是,开发区区直各部门、各乡镇办党员干部聚焦项目建设,主动下沉一线,访企业、问需求、送服务,真正实现了问题在一线发现、政策在一线实施、工作在一线推进、干部在一线成长。
人心思变、人心思干、人心思发展的喜人局面,得益于开发区强力推进的能力作风建设“大比武”活动。开发区明确提出,要以能力作风建设和清廉开发区建设为契机,始终保持冲锋姿态、冲刺状态,紧张快干、立说立行,多想一步、棋快一招,让“雷厉风行、马上就办”成为开发区鲜明底色,为推动开发区“二次创业”、实现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思想上的破冰,赢得了行动上的“突围”。把项目建设作为开发区“二次创业”的主抓手,紧紧围绕努力建成濮阳新型化工基地重要支柱、全国有影响力的化工新材料特色基地和全面建成豫北地区高能级科技创新高地的战略定位,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共生耦合,成了开发区党员干部矢志不渝的追求;市场需求态势、科技产业变革趋势、行业布局动向,项目谋划包装、立项审批、规划建设、要素保障等都有哪些要求,成了大家广泛探讨的话题。
“服务真是太贴心了,我们如今正一门心思抓建设,争取项目早日投产达效,也为开发区‘二次创业’贡献龙大力量。”看着已见雏形的总投资5.6亿元的濮阳龙大无纺布医药装备制造产业园,企业负责人张济坤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开发区经济发展局重点项目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投资52.5亿元的海尔(濮阳)创新产业园、投资15.2亿元的迈奇化学新材料产业园、投资10亿元的圣恺环保聚酯新材料项目等一批省、市重点项目,将于近期开工建设,必将为开发区当好全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注入强劲动能。记者 王金勇 通讯员 施民法 耿军奎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