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口罩日销售量达196件、日交易额达1976元!”从网店开始上架口罩到有如此漂亮的销售业绩,只有短短5天的时间,平时寡言少语的郎少龙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郎少龙是濮阳县庆祖镇郎家寨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前不久,当他得知县里免费培训电商实际操作时,便报名参加了濮阳县商务局举办的电商实际操作培训班和美工班。当他开设网店选择不到合适的产品时,该县电商服务中心又为他联系了本地口罩生产企业,并免费提供设计好的口罩详情图、店铺营销指导等服务,为其提供代发货服务,提供每单3元的物流补贴,他只需到电商服务中心做好网店运营和客服工作即可,让他真正做到了零成本网上销售。靠着开网店,郎少龙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越来越自信。
濮阳县是省级贫困县,县委、县政府决心要在2018年脱贫摘帽,扶贫任务很重。濮阳县商务局积极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探索实施电商扶贫新模式,调动社会资金带动创业,开展农、商新型合作模式,让许多贫困户实现了脱贫致富。
完善体系,打牢基础。濮阳县建设具备创业孵化、线上线下展示、设计摄影、公共服务等各种功能的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并引进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建设电子商务进农村县级物流中心和濮阳县菜鸟网络物流配中心。建成濮阳县电商大数据中心,对电子商务有关数据实时掌握,确保县域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建成农产品溯源系统,做到销售产品的追根溯源。建成电商服务站共计1027家,电商覆盖率达80%,贫困村实现电商服务全覆盖,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日臻完善。
创新形式,推进上行。建设濮阳县农特产品公共仓库,免费提供给电商企业使用,降低了企业成本,推动了农产品上行。出台优惠政策,免费提供场地、给予物流补贴、免费提供包装箱。3年来,政府补助给企业物流补贴约200万元。培育孵化农产品品牌,2016年以来,共培育孵化6个农产品品牌。2017年以来,在京东商城上,该县产的鹅蛋销量排名第一、苹果销量名列前茅。2017年,该县莲藕、大蒜出现滞销。濮阳县商务局通过多个电商平台助农销售,共销售莲藕100万公斤,助农增收180万元;销售大蒜150万公斤,助农增收210万元。
开辟途径,全力扶贫。2018年,该县在贫困村建设了82个商贸就业点,带动112名贫困人员就业,人均增收2400元。濮阳县把商贸就业点作为村集体所有,增加村集体收入,助推乡村振兴;建设、修缮西辛庄电商物流产业园,园区占地30多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可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的电商发展,为电商培训、物流配送、农产品上行、人员就业等提供便利。
企业转型,促进脱贫。该县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始利用电商增加销售渠道。融创蔬菜公司主动申请电商认证,采取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在京东、菜篮网上线销售,成为京东生鲜供应地,带动贫困户增收30余户。双福米业开设淘宝店开展网上销售,加工深度贫困村渠村乡陈寨村产的稻谷,带动贫困户50余户;公西集量贩主动注册电商公司,利用网络扩大企业影响、增加销售渠道,带动本村18名贫困群众就业,人均月收入为2000元。凯利来食品有限公司注重网络销售,2017年网络销售达1亿元。返乡创业青年马国耀创办了濮阳爱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全力推动农产品网上销售,2017年9月份公司成立以来累计销售额为8000余万元,带动70余户贫困户增收。多个电商企业采取“电商+就业基地+贫困户”“电商+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以高于市场价20%的价格收购贫困户的产品,带动127户贫困户增收20余万元,并吸纳贫困户种植所销售农产品。截至目前,该县商贸行业共带动贫困群众600人。其中:2017年带动贫困群众107人,人均年增收1800元;2018年带动贫困群众493人,人均年增收4000余元。
(记者 张永生 通讯员 陈挺峰)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