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县区油田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台前县:“四轮驱动”为乡村振兴探路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7-16 07:45:12   

从地图上看,台前县就像伸进山东省腹地的一条腿。老辈人印象中的台前县,是“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年年有洪涝,岁岁闹饥荒”。不过,近年来,台前县正悄然发生变化:不但村容村貌日新月异,农民钱袋子越来越鼓,更可喜的是农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说起这些新变化,台前县委书记常奇民胸有成竹地说:“乡村振兴战略关乎全局、关乎根本、关乎长远。近年来,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把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实施‘凤还巢’、城乡一体化建设、移风易俗、抓党建聚合力四大筑基工程为主抓手,‘四轮驱动’为乡村振兴探路,力促台前加快实现华丽转身。”

连日来,笔者在台前县乡村走访时看到,一幅幅乡村振兴的多彩画卷正在这片红色沃土徐徐展开。

千余对夫妻“凤还巢”

7月14日,笔者走进台前县吴坝镇石桥村村头企业,百余名妇女正在毛绒玩具生产线上有序工作,缝纫机的“哒哒”声汇成一曲和谐的乐章。

“一人创业,大伙受益。还是在家门口上班好,挣钱不比外出打工少,还不耽误照顾老人孩子。”在这里上班的村民于焕玉说出了大家的心声。于焕玉和该村2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不仅享受到上级各项扶贫政策,还优先进基地务工,人均年增收约2万元。

“村头工厂不仅圆了俺的创业梦,还帮助了乡亲们。”毛绒玩具厂负责人范龙胜自豪地说。2016年,在上级扶贫政策的支持下,返乡青年范龙胜、刘晓辉夫妇在村头创办扶贫企业,吸纳80余名村民就业。今年,他们又在临近的吴坝村和吴坝镇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安置区各建了一个分厂,共安置就业260余人,人均月工资2000元左右。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聚人气,根本在于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台前县县长王俊海说。近年来,台前县围绕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下功夫,敏锐捕捉并巧妙运用产业转移的市场风向,大力实施“引凤还巢”工程,从农村留守人员中挖掘人口红利。一批批外出的人才带着技术、资金、经验、情怀回乡创业,激活了农村经济一池春水,点燃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据不完全统计,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台前县有3300余人返乡创业,上演了千余对夫妻返乡创业“凤还巢”,发展服装加工、汽车零部件制造、手工编织、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等各类产业项目1400个,带动3.28万名农民就业增收,同步培育壮大了主导产业:全县汽车零部件企业超过500家;羽绒产品出口40余个国家和地区;相框产业占全国50%以上市场份额……“凤还巢”已成为该县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重要载体。

城乡一体展新景

走进台前县侯庙镇许集村,眼前一派迷人的乡村风光:四通八达的环村路,干净整洁的农家院落,清香四溢的荷塘,各具特色的扶贫企业……

“一年一大变,越变越好看,十里八乡群众都来俺村旅游观光。”正在村文化广场健身的村民许庆红高兴地说,“这都是党的好政策给咱这里带来的变化。”

推进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近年来,台前县围绕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做文章,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对贫困村路网、电网、危房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深入实施环卫一体化工程,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对全县372个村庄、9个乡镇驻地的连接道路、沟渠、水面等处的生活垃圾、绿化带垃圾等,进行集中治理,做到环境卫生每日保洁、生活垃圾日产日清、转运处理及时到位,实现了村庄垃圾集中收集全覆盖,让乡村颜值倍增。

台前县同步按照“一村一景,一村一韵”要求,科学定位村庄主题,高起点、高标准修编村庄建设规划,深挖历史底蕴,精心打造朱庄桃李小镇、王楼花木小镇、许集绿色风情小镇、卢庄农业生态小镇等12个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的魅力小镇,并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一批容貌整洁、生态良好、舒适宜居的乡村环境初步形成。当地群众还充分利用村头巷尾和乡间道路两旁的小树林,因地制宜勾勒了一批乡村游园,建成了林荫小道、围栏石凳等设施,成为农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文明花开别样红

在台前县后方乡的大街小巷,笔者不时看到移风易俗标语,醒目的村规民约,村头大喇叭播放着相关内容……处处体现着文明之风。

“移风易俗,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咱老百姓一百个拥护。”该乡农民王广友高兴地说,“县里出台彩礼总数、车辆总数、喜宴酒席标准后,又提倡集体婚礼,不仅钱花得越来越少,也让我们领悟了节俭、自强等宝贵的道理。”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