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今年50岁,这个年龄,出去打工都不好找工作。现在好了,村头有了扶贫就业点,优先安排贫困户上班,俺不用外出打工就能轻松挣钱。”4月1日,正在家门口一家毛绒玩具加工厂上班的濮阳县八公桥镇东韩信村贫困群众靳青霞乐呵呵地说,“俺一个月保底工资1500元,多劳多得。没想到穷了半辈子,俺马上要过上好日子了。”
得益于扶贫就业点的建设,众多像靳青霞一样的濮阳县贫困群众在家门口成了产业工人,实现了“打工不用往外走,挣钱就在家门口”的愿望。
濮阳县是省级贫困县,贫困人口多,脱贫任务重。为如期实现“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脱贫目标,该县积极探索精准脱贫有效途径,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根据贫困户和劳动力的分布情况,结合贫困人口劳动技能水平低的特点,科学布局,因地制宜开展扶贫就业点建设,把服装、电子、工艺品、伞骨架等就业门槛低的劳动密集型加工项目建到乡村,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脱贫。
为提升企业建设扶贫就业点的积极性,濮阳县发挥财政资金激励作用,研究出台《濮阳县扶贫就业点建设奖补实施方案》,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用于扶贫就业点项目奖补,支持扶贫就业点项目建设,并选择产业发展好、辐射能力强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鼓励乡镇和企业建设扶贫中心工厂,培育骨干,辐射带动。该县还明确要求各职能部门树立“简政放权、完善服务”的理念,全力支持扶贫就业点建设,进一步简化扶贫就业点各项手续办理程序,确保了扶贫就业点建设健康有序推进。
2017年,濮阳县共完成资金拨付1564万元,新建就业点118个,带动当地4000余名劳动力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03人。据了解,今年,濮阳县将继续加大对扶贫就业点建设的扶持力度,带动更多的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记者 樊欣欣 通讯员 赵少辉)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