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濮水河开发区濮水办筹备组河段,河水清澈干净,岸边绿树成荫。“过去河面塑料袋多,两岸都是垃圾杂草。现在河水干净了,环境变美了,这些都多亏办事处的同志经常沿河巡查。”3月21日,一名在附近散步的群众对笔者说。
据了解,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开发区河流水系发生了显著变化,漂浮的垃圾得到了清理,杂草丛生的河岸变成了亲水通道,广大群众纷纷点赞。开发区走上了一条由河长制通向河长治的道路。
“河长+管长”,构建完善工作机制。完善三级河长工作体系。建立区党工委书记任第一总河长、管委会主任任总河长、其他党政班子成员任区级河长、河道沿线乡(镇、办)和行政村主要负责人任乡村级河长的三级河长工作体系。加强河流管护队伍建设。7个乡(镇、办)全部组建了河流管护队伍。在市城区胜利路西段濮水河两侧,每日由管护队管长带队分2次清扫,日均清理垃圾40立方米,重点消灭了桥涵等卫生死角内的垃圾。齐抓共管推动责任落实。设立23块河长公示牌和23块濮水河排水(污)口管理公示牌,公开各级河长名单、职责、治理目标,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三级河长坚持全程徒步巡河累计397人次、1561公里,解决河道两岸农业养殖、企业排污等问题112个。
“制度+台账”,压实抓牢治水责任。建立“11+X”工作制度。结合区内实际,在市级11项河长制度的基础上,出台督察等13项工作制度,规范管理区内河长公示牌和社会义务监督员。细化年度及目标台账。科学制订近3年工作任务台账,将目标任务细化、量化成工程项目与专项整治行动,按旬按月按季分析研究,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同时,围绕加强水资源保护等6项重点任务,强化督导,推动河长包河治水责任落实。
“平台+行动”,坚持水岸环境同治。成功打造信息化综合监管平台。投资800万元建设雨污水明标监控平台,及时监测企业排水水质并进行预警提示,有效遏制了企业偷排、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同时,打造“智能终端+无人机”监控平台,为全区域监管巡查提供有力支撑。大力开展水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实行24小时无缝隙环境执法模式,通过明察暗访和排查夜查等方式,先后排查涉水企业219家次,处理问题9起。大力开展巡河保洁等5个专项行动,搬迁4家养殖场,拆除2个非法采砂点,清理垃圾1280立方米。扎实推进河湖综合治理,修复生态环境。全面封堵引黄入冀补淀总干渠开发区段的违法排污口,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全部关停搬迁禁养区内养殖企业39家,辖区内92家规模畜禽养殖场已配套建设粪污水治理设施。以金堤河、引黄入冀补淀总干渠为重点,做好河道防护林、水源涵养林等建设工作。投资2230万元对18个示范村及46个重点村进行了全面改造提升。(郭艳红 颜超)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