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底色,不仅延续着中国人的文化基因,而且是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文化瑰宝,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
濮阳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这里,上古文化、龙文化、姓氏文化、宋元明清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璀璨夺目,为濮阳县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强大底气和深厚根基。
先辈们创造的灿烂文化和高尚精神,我们理应倍加珍惜;保护与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打造“享有盛誉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濮阳县引领转型发展、实现追赶超越的现实需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濮阳县委、县政府深思熟虑、加强谋划,提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文化产业工作的重点是围绕古城做文章,打造“享有盛誉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品牌,让历史文化名城重新焕发夺目光彩,让华夏文明史在濮阳县得到完美展现。
坚持保护展示 唤醒城市记忆
深厚的历史底蕴是滋养一座城市的文化土壤。濮阳县共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各类历史遗存如珍珠般散落,诉说着沧桑,承载着历史,记录着文化的起源、发展与辉煌,唤起人们对这座古城的记忆。
“我们要投入引导资金,唤醒这些沉睡的文化遗存,让它们发挥应有价值,也让历史遗存的文化灵魂实现延续和新生。”副市长、濮阳县委书记张宏义说。
2016年,濮阳县按照打造“享有盛誉的历史文化名城”战略定位,坚持规划先行、品牌带动,特色鲜明、建改结合,凝聚人气、繁荣商业,先城后乡、以城带乡,抓点扩面、连线成区的工作思路,以文化旅游景区建设为重点,提升全县文化旅游产业的市场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水平。2016年8月18日,该县成立了县景区建设委员会,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牵头,以县城旅游景区建设为中心,全力擦亮龙文化、姓氏文化、历史文化三大品牌;通过妥善保护、科学修缮和合理开发,让浓厚的历史积淀不再是僵化的存在,而是可触可摸,走进人们的生活。
做好保护规划。该县编制了濮阳古城保护改造提升策划书,对古城区域内的项目建设进行了中长期规划。精心制作重点项目规划。景区建设打造的是百年工程,对每一个项目规划,都充分征求各级领导、专家学者、文物保护单位意见,力求精益求精,经得起历史检验。先后邀请天津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蓝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山西亨瑞建筑设计研究所等多家规划机构人员实地调研,做好中华龙源景区、明阀馆、龙碑广场、八都坊街立面提升等县城区域内景区规划。
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展示工程。回銮碑的碑文是宋真宗题诗、寇准手书,御井为宋真宗饮水之井,皆是宋文化遗存。澶渊之盟纪念馆建设历时2年,投资近千万元,于2017年国庆节前夕建成开馆。馆内设有“宋辽风云”“澶渊之盟”“泽被后世”三个主题,通过文字介绍、实物展示、场景还原等形式展现宋辽之间的战争与和平,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向世人展示那段湮灭的历史。濮阳古城墙是濮阳文化的标签,始建于五代时期,距今已有1100余年历史。北门楼亦称披云楼,宋真宗曾在北门楼外大败辽兵。五代城墙保护展示项目是濮阳县打造的重点景区项目之一,计划总投资2.5亿元,2016年8月全线开工建设。截至目前,五代城墙保护展示项目一、三段砌砖保护已完工,二段原貌保护已完成,基本达到对外开放条件。将来,游客可以沿着古城墙漫游或骑行,边听昔日故事,边观今日美景,透过屹立千年的古城墙,感受濮阳厚重历史。此外,该县根据历史相关记载,以“八都三尚书”为核心,在八都坊街复立了十道牌坊,形成牌坊一条街。明阀馆项目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即将开工建设。
坚持传承人文 增添城市魅力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有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特征。一座城市的文化特质,历史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传承这些元素,将其融入城市空间,成为城市建设发展中的特殊符号,才能让濮阳更具人文魅力。
濮阳县结合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在县城建设中进一步细化关于历史文化的建设,增加城市特色品质建设内容,在城市街区、建筑、公园等各个环节注重植入历史文化元素。一是广场绿地建设突出文化符号。龙文化公园占地面积约265亩,预计投资1亿元,目前正在加速建设中。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龙文化研究、园林景观、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场所。二是以建筑改造重现历史底蕴。目前,挥公大道立面提升工程进展顺利,南凤街、南街、城隍庙街、御井街、历史文化街区风貌方案相继确定。三是用城市街道名称传递文化内涵。挥公大道、帝舜大道、龙苑路、崇义街、祥安街及街心广场的命名和更名方案,都为濮阳县增添了更多的历史人文气息。
坚持融合发展 打造文化品牌
濮阳县有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何把资源优势变为发展优势?濮阳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决定通过打造文化品牌,走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子。在此基础上,瞄准国内一流水准,高标准策划了几个规模大、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带动力强的文化旅游项目。
中华龙源景区项目。规划建设水下“中华第一龙”出土陈列馆、龙祖大殿、龙文化博物馆及相关配套的休闲娱乐设施,打造以中华龙文化为主题,对龙文化及上古历史文化进行集中展示,集展览展示、寻根谒祖、休闲观光、龙文化研究、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
濮水小镇项目。以春秋卫国文化为主题,以戏曲文化和中原民俗文化为辅助,将濮阳的人文文化进行情景化展示。该项目包括街面民俗生活体验、娱乐休闲、公益博览、特色餐饮、宅院酒店等,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让游客在休闲中体验别样的人文怀旧情怀。
依托濮渠路和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精心打造生态旅游环线。目前,已启动7个魅力村镇建设,分别是:世外桃源小镇——清河头乡桃园村,林海小镇——五星乡葛邱村,香道福镇小镇——庆祖镇后郑寨村,湿地风情小镇——渠村乡公西集村,千荷小镇——海通乡刘吕邱村,红色小镇——庆祖镇西辛庄村,黄河渔村小镇——渠村乡王辛庄村。各项目正在加速推进,部分小镇已初具规模。
坚持完善机制 提供发展保障
为加快推进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濮阳县加强领导、建立机制、加大督导力度。
加强领导。今年年初以来,濮阳县共召开了25次景区建设联席会议,协调有关部门调度、安排、研究、处理景区建设重大事项,形成合力,加快建设步伐。与此同时,坚持每周一召开工作例会,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推行项目责任制。今年年初对每个项目都建立工作台账,明确了具体督导联系人,坚持每天查看项目进展,在现场随时处理施工遇到的问题,并通过微信群报送项目进度照片,确保任务目标在规定的时间节点高质高效完成。
加强督促。为加快五代城墙保护展示项目等的建设进度,濮阳县有关部门多次对项目建设单位发函督促,并赴山西同其公司高层对接,有效推进了项目建设进度。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