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雷,男,现年31岁,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2009年通过省统一考试招录到清丰县院,主要从事信息化工作,现任检察技术科副科长。几年来,他把对检察事业的爱倾注到工作中,创造性做好本职工作。先后被授予院先进工作者、“文明干警”、“全县人民满意政法干警”等荣誉称号。
把学习当成一种自觉
作为非法律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自从走进检察院的第一天起,他就严格要求自己,始终把学习作为一种任务、一种自觉。
珍爱岗位,倾注真情。注重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树立正确理念,始终保持政治清醒和坚定。树立“小岗位大舞台、小职位大作为”的敬业意识,把每项工作都当作对自己政治意识和大局观念的考验,对自己素质能力的检验,平时注意加强自身修养,敢于克难攻坚,自觉坚守责任担当。
自加压力,钻研业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的他,面对新工作、新岗位,没有丝毫法律专业基础的他是典型的“门外汉”。在紧张工作之余,他从零做起,重新学习,从实体法到程序法,从法律原文到新出台的司法解释,不怕法律术语晦涩难懂,不惧法律书籍卷帙浩繁,硬是靠着三更灯火五更鸡的钻劲儿,“啃”下了一个又一个大部头。2010年以430分的成绩通过司法考试,并在2014年被任命为检察员。
勇于实践,注重创新。几年的工作实践使他认识到,技术工作不仅要用“功”,而且要用“心”。为此,他始终坚持学中干、干中学,很快就成了全院的计算机方面“专家”,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
把事业当成一种追求
树牢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服从院党组和主管领导安排,敢于担当,奋发有为。从检8年以来,先后在办公室、技术科等部门工作,每项工作都能保质保量完成。
日常工作求“好”。 经他亲手参与,做好了全院的检察专线网网站、互联网门户网站建设,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平台、检民互动交流平台、举报系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等应用系统,建成视频会议系统、监控系统、同步录音录像系统。完成了全国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软件系统基础配置,提供软件运维服务。每项工作都高标准、严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做到让领导认可,让业务部门满意,有力服务了全院各项检察业务工作的开展。
应急工作求“准”。网络舆情监测工作,是领导关注、事关全局的工作。对此,他始终站位全局,恪尽职守。科学制定搜索方案,保证网络舆情搜索范围涵盖各大网站。坚持每天上网浏览涉检信息,认真做好网络舆情记工作台帐记录。一旦发现重大舆情,及时捕捉,第一时间向领导报告,确保不出现媒体事件。2012年以来,共监测上报涉检网络舆情12起,均已妥善解决。
重点工作求“快”。2015年,国家保密科技测评中心(河南省)分中心要对本院的检察专线网进行测评,需要对检察专线网进行分级保护工作。承担这项任务后,他主动担当。针对中心机房环境、综合布线系统、网络设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在他的建议下,添置了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防病毒网关、入侵检测等网络安全设备,配置齐全网络基础硬件设施。划分了10个VLAN,并对访问设置了安全策略,增强了专线网的安全性。建立了涉密计算机台账,详细登记使用人、计算机硬件地址、IP地址以及交换机端口号等信息,加强了保密管理。新布了一套内网网线,布线节点为127个,使检察专网与外部网络物理隔离,确保检察专网的独立性,提升安全保密性能。为中心机房配置了消防、温湿度仪、红外报警等安防设备,加强中心机房的安全。同时起草制定了《互联网门户网站管理规定》《内网网站信息发布管理办法》《规范和加强网上办公工作的若干规定》《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涉检网络舆情监测处置工作管理办法》《网络事故运维保障排查登记》等制度,使信息化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历时3个多月,该院涉密信息系统全面完成,顺利通过国家保密科技测评中心(河南省)分中心的测评,受到了省市领导和专家一致好评。
把担当当成一种涵养
日常工作和学习中,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工作能力为己任,始终把自己的追求目标定位在高层次上,从不放松自身素质的提高。多次参加省市院组织的各类培训,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素质,适应了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廉洁从检有关规定,做到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从一言一行、一事一案做起树立良好形象。坚持规范执法、规则办事、规矩做人,时刻要求自己“工作勤勉一点、生活简朴一点、作风廉洁一点、待人亲和一点”。在检察专线网进行分级保护工作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工作要求标准高,他一连两个月“五加二”“白加黑”。有时甚至在办公室一干就是两三天。他的敬业精神感动了很多人,并受到院领导多次表扬。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