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县区油田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精准扶贫合力攻坚拔穷根
——中建材帮扶濮阳县八公桥镇120户贫困户脱贫侧记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8-03 07:15:26   

7月20日,濮阳县八公桥镇蔡油坊村贫困户杨国朝哼着小曲回家吃饭,他刚从坐落在本村的农光一体化光伏发电项目现场干完农活。“今年脱贫一点问题都没有!”杨国朝笑着给笔者算了算今年的收入:家里3亩地租给光伏发电项目,每亩年租金1200元,年收入3600元;在光伏发电项目的地里干农活,每年3个月,每天平均50元,年收入4500元;其余时间在村里干点零活,一年也能收入6000元左右;最让他高兴的是,投资光伏发电项目的企业―――中建材浚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材”)给村里贫困户承诺的4000元帮扶资金,他已经领到上半年发放的2000元现金。  

“大企业大担当,社会责任肩上扛。中建材能在濮阳县投产发电,就是濮阳县和当地群众的福音!”6月27日,在八公桥镇120户贫困户领到项目企业发放的第一笔帮扶资金后,濮阳县委负责人给中建材总经理孙杰打电话表示谢意。  

2015年中建材光伏发电项目刚落地时,还遇到不少阻力,杨国朝就是主要的反对者之一。杨国朝家里7口人,妻子有智力障碍,3个孩子都在上小学,自己没有办法外出务工,发展项目也没资金,只有在家耕种7亩多地维持生计,日子过得相当艰苦。听说一家公司来租地,实施农光互补光伏发电,上面是发电板,下面种庄稼,杨国朝不同意出租,认为自己种着地,家里还能勉强维持生计,如果地被毁了,以后就只能带着孩子讨饭了。镇管区书记和村干部反复给他做思想工作,最后他才决定拿出3亩地租给公司。让杨国朝没想到的是,在光伏发电板下面搞种植还真行。农民何俊福承包光伏发电项目土地种植辣椒和红花,每亩年收入达8000元,在种、收时节,还能安排大量贫困户务工,大大增加了贫困户收入。  

中建材在八公桥镇投资5亿元,建设4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占地面积1300亩,共分南北两区。该项目属于农光一体化光伏发电项目,在传统光伏发电项目的基础上,更加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采用支架拉高的设计方案实现地上发电、地下种植经济作物,达到农光互补协调发展。  

“该项目是国家倡导的新能源项目,又适宜一些经济作物的规模化种植,是濮阳县求之不得的好项目、大项目,党委、政府一定要搞好协调对接,全力做好服务,确保项目早投产、早见效。”在项目投资之初,濮阳县委负责人就多次强调。为推进项目顺利落地投产,八公桥镇机关党员干部牺牲节假日和星期天休息时间,全力服务项目建设。针对迁坟、房屋拆迁、土地调整等一些棘手问题,镇党委书记、镇长等走村入户,通过讲道理、算经济账、带他们外出学习开拓眼界等方式,全天候做思想工作,直到群众想通为止。  

该项目2016年6月28日顺利建成并网发电,日发电量7万千瓦时至8万千瓦时,预计年产值在3000万元以上,可安排近百人就业。  

濮阳县是省定扶贫开发重点县,仅八公桥镇就有贫困户480户贫困人口1495人。中建材总经理孙杰、开发部经理蔡兴军等项目相关负责人,对项目所在地的贫困人口非常关切,每逢重大节日都和镇里的干部一起去看望贫困户。山王寨村的贫困户李贾妮老两口都已年近70岁,体弱多病,一个女儿已经出嫁到外地,家里只有3间破瓦房,除一台老式14英寸黑白电视机外,就没有其他电器了;蔡油坊村的贫困户杨俊海腰间盘突出不能走路,三口之家就靠妻子种地的收入生活,看着就让人可怜……今年年初,企业领导班子制订了具体的帮扶办法:对项目所在地4个村的120户贫困户进行帮扶,每年对每户帮扶4000元,分两批发放,连帮3年。  

企业的帮扶办法与镇里的想法不谋而合,镇党委书记刘允涛激动地说:“中建材解决120户贫困户脱贫问题,我们又运作200户贫困户贷款入股到镇里另外一家企业―――训达粮油股份有限公司,每户每年也能分红4000元。这下,为八公桥镇的贫困户实现全部脱贫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