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县区油田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组织抓引 领干部下基层 项目接地气 精准助脱贫
台前县抓党建促扶贫有实招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3-11 06:22:08   

濮阳网讯 “124个精准扶贫就业基地建在群众家门口,并实现了精准扶贫就业基地党组织全覆盖;通过党建引领、产业扶贫、转移就业等多种措施,实现贫困村脱贫19个,脱贫人口8031人,脱贫攻坚首战告捷。”这是3月1日省脱贫攻坚考核座谈会上晒出的2016年台前县脱贫攻坚业绩单。台前县抓党建促扶贫有哪些新举措、好实招?近日,笔者深入台前县进行了实地采访。

2016年以来,该县按照“建强组织抓引领、下派干部抓扶贫、发展项目促增收、搭建平台助脱贫”的抓党建促脱贫的基本思路,发挥了党建工作“扶一程、助把力、拉一把”的组织保障作用。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党建引领是关键。我们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带头、驻村帮扶、结对帮带、搭建平台、树好导向’的基本原则,探索‘基层党建+’精准脱贫新路径,整合资源力量,发挥集聚效应,全面助推精准扶贫,实现了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台前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郭炳申介绍说。

夯实组织引领是保障。该县把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保障农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路上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引领致富,先后完成37个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整顿工作,配齐配强村级班子26个,调整农村党支部书记13名,培育“双强五好”型党组织45个、“三有三带”标杆型农村党支部书记18名,对全县9个乡镇1100余名村“两委”干部和1142名农村无职党员加强党的建设和扶贫政策培训,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计划三年投资7000余万元,规划建设150个集农村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于一体的农村党群综合服务体,目前已完成投资950万元,18个新建农村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已投入使用,构建了集党建工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平台,保障农村党组织阵地全面提升,服务功能更加完善,让农民群众充分获得实惠感。

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建基地、引项目、促就业,刷新了21天建成一个精准扶贫就业基地的台前“新速度”;61个新建精准扶贫就业基地全部建在就近村小学、幼儿园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成功招引38名在外创业党员新上加工、养殖项目42个;按照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或选派党建指导员的原则,全县新建或改造的124个扶贫就业基地实现了党建工作全覆盖,打造了“产业建在家门口、支部建在产业链、就业实现低门槛、创业顾家两不误”新局面。

“以前建项目多数安排到集聚区,不利于工人照顾老人和孩子,很多农村妇女等闲散劳动力走不出门;现在,把项目建在村里,这种举措真正办到了群众‘心坎上’。”打渔陈镇周庄村精准扶贫就业基地负责人杨继斌说。杨继斌、姜玉芬夫妻以前在县城经营一家品牌服装代加工点,扶贫就业基地建成后,周庄村党支部把杨继斌的项目引到村里,安置就业人员60人,其中贫困人口20人,全市首个精准扶贫就业基地党支部在周庄村成立。

抓牢思想脱贫是基础。坚持把党员现代远程教育与精准扶贫就业基地深入对接,开展“远程教育进车间、扶贫攻坚‘加油站’”创建活动,每个基地单独规划一块远程教育阵地进行重点打造,累计投入党建经费100余万元,安装了专用机顶盒、大功率无线W iFi路由器等,实现了远程教育由单一的“传统电视机+机顶盒”模式向“大屏幕液晶电视+机顶盒”“计算机+投影仪”“无线W iFi+手机”等多种新模式的转型升级,创建远程教育暨农村干部集中教育培训基地3个、分散教育学习点47个,定期组织基地员工和贫困群众收看励志教育、革命教育、技能教育等科教片,改变基层群众“认命贫困”的思想,打开“增收困难”的心结,助力“一技之长”的本领,激发贫困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和自我发力的心劲。

“自从看了《下岗女工创业记》《撑起半边天》等片子,俺感觉贫穷是思想上的问题,只要俺有志气,有党和政府的关爱,加把劲、用点心,脱贫是早晚的事儿!”在城关镇赵楼村精准扶贫就业基地务工的贫困群众张桂菊感慨地说。

抓实干部帮扶是活力。坚持选派党员干部到农村担任第一书记或扶贫工作队长,在推进落实“双联四推六覆盖”的基础上,创新搭建助力脱贫攻坚新平台,发挥县直机关、乡镇机关、村级党组织和农村“双强带头人”的帮带作用,扎实开展了“六包四抓双争”活动,实现了对全县13548户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开展“微心愿”征集活动和“六改一增送温暖”活动,对每户贫困户实施改厕、改厨或送炉灶、送家具等,各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帮扶责任人累计捐赠物品或投入资金近700万元。定期开展人才工作“直通车”,组织专家人才深入扶贫基地、企业车间、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或现场指导。同时,县委出台《关于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中开展干部专项考察的实施意见》,对乡镇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和党员帮扶责任人作为重点考察对象,实行一线考察法,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考核重点。自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县委对36名表现突出的乡镇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或驻村第一书记、党员帮扶责任人进行了提拔重用,激发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重视扶贫、助力脱贫的干劲,树立了良好的选人用人导向。

“抓党建促扶贫,必须坚持把组织优势变为扶贫优势,把基层党建活力变为助力脱贫的动力,思路上必须新、措施上必须硬、方法上必须准,才能实现‘输血’与‘造血’双赢、‘脱贫’与‘致富’并进。”该县县委书记常奇民说。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