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县区油田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小村做出“大”文章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3-09 06:18:13   

开发区王助镇王李拐村是一个仅有700余人的小村,但该村却拥有造纸网加工、蔬菜种植、门帘加工、蔬菜运输等多项致富产业,是附近村庄争相学习的对象。

“有活干、有钱赚,这多亏了俺村有个能干事的的领头人,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好生活。”3月6日,提起当下的生活,正在自家大棚里拾掇蔬菜的村民杨国田赞不绝口。

杨国田口中的“领头人”,是王李拐村党支部书记王连京。2008年,刚刚任职时,摆在王连京面前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烂摊子”。作为当时该村主导产业的造纸网加工产业,受到国家环保政策的影响,20余家技术落后、规模偏小的造纸网加工小作坊相继倒闭,不少村民还背上了外债。

面对困境怎么办?素来爱钻研、不服输、不怕苦的王连京,另起炉灶重开张,带头投资近百万元新建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造纸网生产线;同时,充分发挥王李拐村地处城郊的区位优势,鼓励村民开展多元化经营,在蔬菜种植、蔬菜运输等投入较小、见效较快的行业中寻找致富门路。

一时间,一个个蔬菜大棚、一座座储藏冷库相继在王李拐村拔地而起。更令群众称赞的是,王连京对家庭困难的村民,只要其有致富意向,总是不遗余力地给予帮忙。杨国田家的两个蔬菜大棚,就是靠着王连京协调来的贷款才得以顺利搭建。

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王李拐村的致富能手逐年增多,村民彻底告别了为生计发愁的苦日子。作为村“一把手”的王连京,又把目光转到了精神文明建设上。他多方协调资金,在村里建起了专供村民休闲娱乐的“幸福苑”,使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