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网讯 “俺在村里的‘百企万户’工程示范点上班,1个月能挣3000多元,全家人都够花了。”2月23日,台前县后方乡玉皇岭村村民方先英高兴地说。
2016年,该村村民王楠借助县里实施的“百企万户”政策,扩大了自家的小作坊规模,创办了濮阳市王楠工艺品有限公司,带动本村及周边村发展相框加工厂30多家,吸收从业人员近400人。
眼下,该县已新建和改造精准扶贫就业基地124个,吸纳就业8090人,其中贫困群众3240人,人均月收入1500元以上。
“我们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县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实的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全党抓扶贫,重点抓产业,关键抓精准,核心促增收’的思路,以实施‘百企万户’工程为重要抓手,选准产业,选好企业,建好基地,持续跟进,综合施策,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台前县委书记常奇民表示。
精准脱贫主号角吹响后,台前县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战略部署和要求,各项工作向脱贫攻坚聚焦,各种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各方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
河南省“千企帮千村”扶贫攻坚行动,是开展脱贫攻坚战的重要载体。全省“千企帮千村”动员大会召开后,台前县及时召开动员会,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千企帮千村”扶贫攻坚行动,积极践行市“百企帮百村”产业扶贫工程,创新实施“百企万户”工程,成立了“百企万户”工程领导小组,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对接各行政村;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主动融入,把行动纳入全县脱贫攻坚整体规划中,研究制订工作方案和台账,组织引导企业和帮扶村搞好对接。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市领导多次莅临台前“把脉问诊”,现场研究解决“百企万户”工程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台前县实施“百企万户”工程注入新动力。
“扶贫攻坚,项目是关键。我们通过实施‘百企万户’工程,把企业车间办到村里,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现挣钱、持家两不误,确保党的惠民政策精准滴灌到全县所有贫困户。”台前县长王俊海说。该县坚持把产业扶贫和转移就业有机结合起来,采取送企业车间下村、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改造提升原有就业点、开展二次创业、支持能人创业等举措,落实项目916个,从中筛选出市场前景好、适合农村发展实际的劳动密集型项目125个,涵盖服装、汽配、羽毛工艺品、箱包、相框、编织等行业,为脱贫攻坚提供了产业支撑。
为破解产业发展资金制约瓶颈,该县积极整合各类资金1.1亿元,因地制宜发展羽绒及服饰、机动车配件、传统手工艺、相框等优势产业,切实帮扶贫困群众就地转移就业;县财政拿出1000万元作为风险担保金支付金融部门,按10倍贷款放大使用,贫困户贷款规模增加1亿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向26个成效突出的“百企万户”工程示范点奖补1270万元;通过金融扶贫、贫困村互助资金扩容等方式,发放小额贷款5300万元,为实施“百企万户”工程示范点提供了资金保障。
为确保“百企万户”工程示范点项目落得下、建得成、能见效、可持续,该县把牢工程选址和建设标准,实施统一设计、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外观标识、统一编号、统一管理模式的“五统一”标准。加强组织领导,助推工程稳步发展。该县充分发挥县委常委、县级干部、各级各部门一把手“三个带头”作用,县主要领导率先垂范,主动包乡镇、包村、包户;全县9个乡镇99个县直单位2873名帮扶责任人,与全县所有贫困村、贫困户无缝对接,以实际行动帮扶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各乡镇、各行政村挂图作战,精准发力,县直有关部门积极参与。该县统战部、县工商联根据脱贫攻坚整体规划和具体工作目标,分解任务、细化措施,制订“百企万户”工程项目建设的责任清单。采取日督查、周调度、月评比方式,倒逼台账,压实责任,确保“百企万户”工程示范点早建成、早达效。
“百企万户”工程的实施,激活了农村经济“一池春水”。2016年以来,台前县新建和改造提升“百企万户”工程示范点124个,覆盖全县1/3行政村,综合性产业扶贫基地18个,“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小区50个,标准化扶贫养殖小区24个,直接带动贫困群众8020人就业。一个4口之家,有一人在就业基地务工,就能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通过把企业车间建到村里,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挣钱、持家两不误;贫困户有了稳定收入,还解决了企业用工难、用工贵的问题,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壮大了工业企业,提升了县域经济总体实力,创造了精准扶贫的“台前速度”和“台前模式”。
“‘百企万户’工程只是我们整个脱贫攻坚战中的一个小战役。下一步,台前县将围绕构建扶贫大格局做文章,在做实、做优精准扶贫就业基地和产业扶贫基地的同时,全面推进产业扶贫、转移就业扶贫、兜底扶贫、医疗卫生扶贫、搬迁扶贫等工作,并通过精准算账对比,全县上下合力攻坚,确保如期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说起未来发展,常奇民信心满怀。(段利梅 王为峰 董兆宇)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