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网讯 2月14日清晨,在位于范县濮城镇王路庄村,养猪大户于秋霞早早起了床,穿上工作服,戴上口罩,熟练地喂料、清扫、除粪……开始了一天的养猪工作。
“我是村里最早开始养猪的,现在村里很多人都在搞养殖。”于秋霞说,“一年下来,一家能挣二十多万。”在王路庄村,养殖业已经成为大部分村民的致富门路。通过养猪、养鸡,全村年增加收入近700万元。
虽然养殖业带来的收入可观,但是王路庄村的村民并没有安于现状,止步不前。2016年,王路庄村紧紧抓住全镇建设扶贫就业点,以产业助推脱贫的契机,建成假发制品加工厂、玩具加工厂两个扶贫就业点,可容纳160余人就业,其中贫困户35户,年人均收入约1.4万元。同时,该村还通过园区转移就业、发展到户增收项目、安置公益岗位等举措,使村民实现多渠道多元化增收。
随着村民们经济收入的提高,王路庄村的环境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2014年,村“两委”根据村民的意见,对村庄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截至目前,共建设每户235平方米的二层别墅居民楼76栋;建设文化活动广场和村民休闲游园约6600平方米。村里还新修新村道路800米,建设下水道1.4千米,安装路灯60盏,硬化水泥道路1200平方米,并配置了垃圾车、垃圾桶等设施,做到日产日清。如今的王路庄村,村居整齐、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备。今年,王路庄村还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预计年旅游经营收入可达100万元。
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王路庄村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过去,王路庄村群众文化生活贫乏,留守在家的老人妇女大多是打麻将、看电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民家庭和睦、邻里相处以及子女教育。如今,王路庄村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来抓,全面开展以塑造文明形象为重点的一系列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通过召开会议、举办国学讲座和舞蹈培训班等方式,在群众中大力开展文化知识教育工作,目前已举办各类文化大讲堂活动10期。同时,村里还改造提升了农家书屋,藏书已有1500余册,特别是根据群众需求,注重增加种植、养殖、加工等方面实用书籍,使“农家书屋”成为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加油站”。
据悉,王路庄村先后被评为濮阳市五好村级党组织、省文明村、河南省文明村镇。“下一步,我们王路庄人将会不断发展创新,努力打造一个景美、人美、产业多元化的美丽新乡村。”村支书路福起坚定地说。(记者 侯科建)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