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濮阳县巡察工作成绩单:
2015年年初,中共濮阳县委成立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巡察队伍,近两年来,对49个乡镇及县直单位开展了11轮巡察,逐步构建起“巡察对象全覆盖,权力全覆盖,督查督办全覆盖”三位一体的巡察监督体系。截至目前,共发现各类问题503个,移交问题线索435条,移交司法6人,党政纪处分79人,组织处理9人,诫勉谈话、通报批评、书面检查等其他处理133人,形成强烈震慑效果,巡察利剑作用初步彰显。目前,督查督办组已启动对市委2016年首轮巡察涉及的县委农办、县农畜局等6个单位整改情况的督查督办。
推行“中央巡视县区版”
由县纪检部门牵头,抽调其他单位人手,公布联系方式接受举报,集中一段时间进入某乡镇某单位,查找党风廉政问题线索,这种近年来被人们所熟悉的中央巡视组工作方式,2015年年初在全省试点县―――濮阳县,开始效仿推行。
作为全国最早探索党风廉政责任制的县区,2014年中旬,濮阳县委、县纪委主要领导着手谋划基层巡察工作,邀请省市领导和学者、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商业界代表进行座谈论证,先后深入21个乡(镇、产业集聚区)进行调研,于2015年年初成立了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县委巡察办和6个巡察组,县委巡察办和巡察组均为正科级设置。重点从纪检、组织、审计、财税等部门精挑细选素质高、能力强、敢担当的同志组建了巡察组人才库。
2015年2月初,县委派出3个巡察组,分别进入县粮食局、县农机局和郎中乡,展开首轮巡察工作。通过听取汇报,民主测评,组织座谈,公开举报电话、邮箱,以及调阅、复制有关资料和实地核查等多种方式,发现各类问题41个,初试锋芒。
精心构筑全覆盖巡察体系
《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将“实现巡视全覆盖、全国一盘棋”写入总则,确保巡视无例外、监督无死角。濮阳县新一届县委、纪委产生后,对全县各乡镇、各单位巡察全面发力,精心构建“巡察对象全覆盖,权力全覆盖,督查督办全覆盖”三位一体的巡察监督体系,把巡察监督抓常、抓细、抓长,形成制度威慑,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
巡察对象全覆盖。通过制定工作规划,细化工作台账,确保届内对县直各单位和所辖乡镇党委(党组)至少巡察一遍,实现巡察常态化、监督无盲区。
巡察权力全覆盖。列出各单位资金发放、项目审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干部人事等权力清单,对涉及的资金、项目优先逐项巡察,并实现届内巡察至少覆盖2次。必要时“杀回马枪”,开展巡察“回头看”,凸现巡察韧性,让利剑高悬、震慑常在。县级的巡察范围主要是科级干部,并延伸到村。2015年6月,巡察组在对县国土局开展巡察工作时,发现隶属于该单位的某乡镇国土所存在账目混乱问题。经查办,局班子成员(兼该乡镇国土所所长)王某负有主要责任。同年9月,县纪委给予王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督查督办全覆盖。县委巡察办于2016年12月9日成立督查督办组,对被巡察单位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开展督查督办。制订巡察整改落实情况督查督办工作方案,针对被巡察单位存在的问题制订工作提纲,完善谈话记录、材料调阅发函等工作程序,制订分析研判会议制度、联络员制度、请示报告制度等相关制度,实现对所有被巡察单位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督查督办全覆盖。巡察盯紧重点凸显震慑效应巡察,察谁,察什么?
察谁,就是巡察全县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重点关注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人财物、行政审批或工程项目的班子成员,问题线索反映集中、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员干部。2015年12月,巡察组进入县工信局期间发现该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某存在违法违纪问题,及时上报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目前,王某涉嫌违法犯罪问题已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察什么,濮阳县纪委书记、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宋泰伟介绍:一是着力发现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问题;二是着力发现违反党的“六项纪律”等问题;三是着力发现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问题;四是着力发现懒政怠政、为官不为等问题;五是着力发现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等问题;六是对反映领导干部在其他方面的违纪问题和同级党委(党组)管理的下一级主要负责人的重要问题线索,也要了解掌握。
2016年年初,巡察组发现郎中乡刘庄村村干部刘某等四人虚报退耕还林面积、套取国家补偿款并占为己有。同年5月,县纪委给予四人开除党籍或留党察看处分,其涉嫌违法问题已移送司法机关。“有的乡村干部吃拿卡要、优亲厚友,有的挪用、截留、贪污惠农资金和项目资金,严重损害群众利益。”濮阳县巡察办主任张宇峰说。针对这些情况,濮阳县将巡察乡镇的重点集中在惠农政策落实、涉农资金管理、土地征收流转、工程项目建设等方面。截至目前,已发现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137件。
一些被巡察的乡镇和部门负责人坦言,巡察使自己红了脸、出了汗,看到了不足,知道了“后怕”。(管庆义 左文青)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