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网讯 今年下半年以来,南乐县紧紧围绕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一总目标,紧盯与群众接触最频繁、最直接的乡镇基层站所、村“两委”干部权力行使,通过厘清权力清单、规范权力运行、加强教育引导、注重示范引领、完善监督体系,全面推行基层“小微”权力清单制度,真正使基层干部行使权力有约束、广大群众行使监督权有依据,规范了基层权力运行,扎紧织密了制度“笼子”,促进了基层干部廉洁履职,实现了基层政权信访稳定,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有效防止了“小权力”滋生“大腐败”。
厘清权力清单,实现职权明晰化。县纪委深入民政、国土等20余个职能部门和部分乡镇调研座谈,归类汇总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权力事项。会同组织、财政、人社等涉农职能部门,对与基层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审批、管理、服务职能进行梳理、归纳、审核,最终确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小微”权力50项,纳入基层“小微”权力清单。针对50项“小微”权力,按照目的、任务、职权范围进行分类,以“一事一清单”的方式详细制订南乐县基层“小微”权力清单,为基层党员干部行使权力划定“边界”。
规范权力运行,实现用权程序化。县纪委指导各相关单位简化办理程序、减少工作步骤、提高办事效率,配套制订权力运行流程图,确保群众一看流程图就知道所办事项的具体步骤,并享有一次性告知、限时答复、按时办结等权利。配套制订了《南乐县村干部行为规范(试行)》和南乐县乡镇驻村干部履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重申纪律要求,明确村干部执行每一项权力,都必须“看图做事”“照单操作”,真正让“小微”权力在制度“笼子”里规范运行。各乡镇、县直相关职能部门通过细化工作目标,逐一分解落实,做到职责落实到岗、任务落实到人。乡、村两级为群众提供指导服务,让群众全面了解办事流程,少跑腿,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小微”权力清单责任落实体系。
加强教育引导,实现宣传立体化。通过公开栏公示、单位醒目位置张贴、印制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公开“小微”权力清单内容和办事流程。向广大群众免费发放《南乐县基层“小微”权力清单》口袋书5万册、电子书二维码宣传页6万份,做到宣传全覆盖,真正让“小微”权力清单家喻户晓。将“小微”权力清单制度纳入基层干部经常性教育培训计划,充分利用党员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学习会、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对50项基层“小微”权力逐类逐项进行讲解,促使基层党员干部真正掌握“小微权力”清单内容,营造学清单、知清单、用清单的良好氛围。
注重示范引领,实现整体化推进。先期打造了谷金楼、张果屯、福堪3个乡镇“小微”权力推进示范点。通过召开推行基层“小微”权力清单制度现场会,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明确每个乡镇选择3个行政村,高标准打造农村“小微”权力清单制度示范点。县直单位在机关打造县直“小微”权力清单制度示范点,力争11月底实现全县“小微”权力全覆盖。注重示范点的培育和作用发挥,针对示范点运行情况和遇到的问题及时梳理,认真总结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适时形成制度机制成果,不断完善基层“小微”权力规范运行体系,起到以点带面、辐射推动的作用。
完善监督体系,实现结果透明化。印发《南乐县推行基层“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制度规定,将监督问责纳入基层“小微”权力运行体系。县纪委全方位、多渠道收集影响基层“小微”权力规范运行的问题线索,对基层“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执行情况开展不定期监督检查,严查违规违纪行为。进一步明确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部门各负其责的网络体系,将责任分解到每个环节,将压力传导到每个岗位,哪个岗位出现问题就问责哪个岗位,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就问责哪个环节,并视情节轻重,综合运用组织处理、党纪政纪处分等措施对分管领导进行责任追究,以严肃问责倒逼“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工作有效落实,让“小官也有硬约束”,保障基层党员干部既干净、又干事。(通讯员 冯云丽)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