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县区油田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我是党员 我在这里奉献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早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7-01 07:08:20   

濮阳网讯 “党员,就是要在国家人民最需要你的地方挥洒汗水”“党员,就是要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党员,就是每做一件事都要对得起良心”……今天,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95岁生日。“七一”前夕,早报记者走近一线岗位上辛勤工作的普通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倾听他们的故事,倾听他们对于“党员”意义的诠释,记录他们在平凡中的坚守。

用实际行动树党员标杆 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董新伟今年52岁,祖籍江苏武进,现任中原油田石油化工厂火车装运站党支部书记。他常说,基层党支部书记就要为职工做好事、谋福利,时时刻刻为职工着想。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用言行演绎着党员的先进性,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党员队伍中的‘火车头’”。

1983年参加工作的董新伟,先后从事过采油、统计、劳资等岗位。1987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刚到采油厂工作那会儿,与石油师傅们摸爬滚打,无论气候多么恶劣、环境多么艰苦,只要队长一声令下,他总会冲在最前面,总担心落在别人后面。工作中,身边的党员是榜样,更是旗帜,领导就是为职工服务的。当年,就是在他们这些传递正能量的优秀党员的影响下,我才想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优秀党员。”如今,谈起当年为何入党,他依然很激动。

有着29年党龄的董新伟立足长远,把“干部长期受教育,职工长久得实惠”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他坚持学习,不断创新基层党建新思路。火车装运站是石化总厂成品油出厂的最后一道关口,关乎总厂形象和效益。在“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中,他将学习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紧紧围绕“改善基础管理、降低损耗、提高装载率、提高装车量”等关键指标,在党员中强化“降误差就是创效益”“计量就是信誉”的工作意识,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将各项指标分解到班组,纳入班组劳动竞赛,调动党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仅6月份,他们就共装成品油975节、50248吨,装载率达94%。他先后被评为局文化工作先进个人、局优秀党务工作者、总厂优秀党务工作者。

自参加工作以来,董新伟一直认真学习,努力工作,顾大局,讲奉献,完成党交给的各项任务,用实际行动树立党员标杆,维护党员形象,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在热心的他看来,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一定要做到心中有党、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其朴实的语言中,彰显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默默奉献的精神。(记者 刘洁 通讯员 钱新英)

难忘昔日入党宣誓神圣画面 生命不止奉献不息永不言悔

中原油田第七社区的退休职工孔凡俊今年81岁。回顾入党历程,孔老表示,昔日在山坡上入党宣誓的神圣画面,至今仍然历历在目,让他难以忘怀。

1955年2月,孔凡俊从四川农村招工到四川石油勘探局隆昌气矿工作。到了工作岗位上,他担任试油工,负责下油管、洗油管、洗井、提捞等一系列工作,而这需要精良的技术和高度的安全责任感。短短几个月,力求上进的他就成了矿上的工程技术员。第二年,他就成为了矿上的技术骨干。

当时,孔凡俊看到矿上有一部分思想很积极的老工人,是从部队转业来的“石油师”人员,其中大部分人是共产党员。在这支“石油师”队伍的感染下,刚刚工作5个月的孔凡俊,心潮澎湃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过考察,1956年7月16日,在四川石油勘探局隆昌气矿支部书记、两名支委和支部里几名老党员的带领下,孔凡俊到离他们工作地不远的一个山坡上,进行了入党宣誓。60年过去了,那个画面在他脑海里仍记忆犹新。

入党后,为了彰显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孔凡俊工作上更加努力,从四川石油勘探局转战到江汉石油勘探局,又从江汉石油勘探局转战到中原石油勘探局。在石油战线上奋斗了40年,他一直都是岗位上的技术骨干、石油工人的标兵。至今,老人家里存放了厚厚一摞荣誉证书。

在建党95周年到来之际,作为一名老党员,孔老由衷地想对热爱的党说:“祖国兴旺昌盛,人民生活幸福,全靠共产党。为了党,我生命不止,奉献不息,永不言悔!”(记者 刘洁 通讯员 陈建敏)

严于律己十余年 一心向党终圆梦

2016年年初,刘国亮经过慎重考虑,递交了一份“迟到”的入党申请书。他说:“之前,我觉得自己达不到党员的标准,因此迟迟没有递交入党申请书。而现在,我觉得是时候了。”

刘国亮今年41岁,在市城区某建筑工地从事监理工作。上学时,刘国亮一直都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同学们眼中的好同学,因此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和共产主义青年团也就成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刘国亮说,不管是少先队还是共青团,他都是同学当中第一批加入的。直到现在,他仍觉得这是十分光荣的事情。

由于上学时间较晚,18岁那年,刘国亮才顺利地考入了长沙理工大学。大一时,刘国亮在班级里并不是严于律己十余年一心向党终圆梦最突出的,因此大一那年班里仅有的入党名额被其他同学争取到了,这对刘国亮来说是一个小小的打击。他说:“一直以来,我都是在十分优越的心理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在我看来,大一入党也应该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入党名额与我失之交臂。”受到打击之后的刘国亮,从此更加严于律己起来。平日,不管是寝室还是教室的卫生,刘国亮都主动承担,有时他还会帮寝室的同学打热水。刘国亮说:“虽说打扫卫生和打热水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能让我认清自己。”

大学毕业后,刘国亮也一直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工作中,刘国亮和建筑工地上的工人打成一片,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跟不同的人在一起,能让我学到他人身上的优点。有时,一个孩子的小小举动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监理工作有时需要刘国亮住在工地上。众所周知,工地上的环境比较脏乱,即便如此,刘国亮还是把宿舍收拾得干净且舒适。

2012年,刘国亮搬进了新家。他经常能看到楼道内有人扔下的垃圾,闲暇时的他就会拿着扫把清理。他甚至把楼道内的住户组织起来商讨对策,因此被大家一致推荐为楼道长。

刘国亮说,他的愿望就是有一天能够成为一名党员,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记者 张迪)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