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县区油田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互联网+社区”飞入油田百姓家
“智能社区”让居民生活更便利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早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6-28 07:23:44   

濮阳网讯 6月26日,中原油田第九社区物业四区工作人员马萍英在世纪景苑小区巡逻时,发现59号楼房头污水井堵了,污水溢了出来,就赶紧用手机拍照,附上情况说明上传到单位办公微信群,区里很快安排维修人员赶来疏通。记者在第九社区采访发现,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应用普及,第九社区将互联网与社区管理服务深度融合,让居民生活越来越便利。

社区居民的“群居”生活

5月12日,远在湖北打工的东环小区居民范爱玲,收到东环居民管理站“幸福一家”微信群发来的协解转退休生活补贴集中收集材料的通知后,立即准备好材料,托快递公司将材料从湖北送到濮阳。

东环居民管理站负责人说,以前,许多居民不在本小区居住,还有的人办理异地安置长期在外地居住,给社区办理业务造成诸多不便。为此,社区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将这些不在小区居住的居民加入群中,利用网络及时服务居民。

网络办公免去了居民来回奔波之苦,方便了居民。居民陈梅在申请办理廉租房时,需要在西藏上大学的女儿的身份证和学校开具的在校证明。时间紧迫快递也来不及,社区工作人员就加了陈梅的女儿为QQ好友,让她将所需证明材料拍照发过来,再打印出来,及时给她补齐材料办理好。

而今,社区利用网络平台,将居民纳入到了不同的网络群里。通知会议、传达文件、分享养生知识,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足不出户即可解决。

建立数据库让居民少跑腿

“多亏了站上办公联网,要不我这事非耽误不可。”康辉小区居民李秀玲说,她在办理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扶助申报时,所带的材料不齐,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查询计生系统网上数据库后,发现情况属实,为其顺利办理了相关手续。

为了让居民少跑腿,第九社区建立健全了离退休职工数据库、空巢老人数据库、失业和待业人员数据库等六大互联网基础信息数据库,详细记录了居民及其配偶和子女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籍贯、联系方式、服务需求等信息。居民基础信息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各居民管理站工作人员除在居民办事时及时核对数据库外,还通过分片包干入户走访,及时更新信息。如今,居民办理业务,工作人员不用费时费力地翻阅资料簿,只要打开电脑,连接网络数据库,轻点鼠标,不到1分钟就能查询到信息。

“数据库的建立,为更好地服务居民夯实了基础,像给退休人员发疗养费、体检表等这种以前需要两三天完成的工作,现在两三个小时就能轻松搞定。”第九社区居民科工作人员冯丽说。

非网民也能融入网络生活

网络时代,并非每个人都会上网,尤其是一些老人,家中并无电脑,也不会用各种电子产品。不过,在第九社区东环小区,不会上网也没关系,有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延伸服务,不懂网络的居民照样可以融入网络生活。

东环小区居民魏永忠夫妇的儿子在武汉工作,儿媳要生孩子,老两口儿就打算去武汉帮忙照顾孩子。他们找居民管理站帮忙订票,在站工作人员沈利敏的帮助下顺利注册、预订了高铁票。结果儿媳提前一周生产,接到儿子的电话后,老两口儿赶紧又到站上求助。沈利敏就时刻关注余票情况,终于在傍晚时抢购到两张第二天的车票,成功改签,老两口儿感动得直说感谢。

东环小区居民李爱云的子女不在身边,李爱云的老伴儿瘫痪在床,吃喝拉撒都在床上,长期需要大量购买成人纸尿裤,给李爱云造成了不小的经济负担。居民管理站工作人员冯晓静知道后,帮老人挑选了一家价格便宜、信誉好的网店网购批发,每次快递到了,冯晓静签收后再亲自送到李爱云家中。

“我们将打造‘智能社区’,不断完善线上社区建设,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网络带来的便利。”该社区居民管理科科长耿桂凤说。(记者 袁冰洁 通讯员 李凤莲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