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网讯 从六市小学到前范寨小学,再到昆吾社区小学……刚刚荣获“河南省最美教师”称号的杨承,近7年来始终坚守黄河滩区教育一线,在站好三尺讲台的同时,为滩区留守儿童插上了梦想的翅膀。5月23日,记者对杨承进行了采访。
杨承出生在甘肃省天水市市区一个工人家庭。2009年9月,正当22岁的青春年华,杨承选择远离家乡和亲人,到濮阳县徐镇镇六市小学做了一名特岗教师。
“由于语言、地域差别,刚开始根本没有听明白是哪所学校。”杨承回忆道。在他的脑海中,黄河滩区这一个词是一个空白点。等真正报到时,杨承的心跟他第一次见到的稻田一样随风波荡。
杨承在艰苦的环境中扎根,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也收获了很多人从未有经历的感动。一次,杨承坐车去市里,返回学校时遇到大雨。当客车快到学校时,他远远地看到大大小小的孩子打着伞,站在蜿蜒的黄河大堤上张望。一下车,孩子们立刻跑过去把他围住。一个孩子带着哭腔说:“老师,我们以为你不回来了,我们等你好长时间了!”顿时,杨承泪如雨下。望着那一个个期待的眼神,杨承在基层干下去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在徐镇镇中心校校长孙贯林的眼里,杨承一直是个“潜力股”。无论在哪个学校,杨承都是极力创造条件,改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质量,让滩区儿童接受更好的教育。随着滩区扶贫搬迁的推进,去年9月,杨承被调到昆吾社区小学担任校长。大半年过去了,这里从最初的40余名学生,发展到现在近200人的规模,今年新生预计将超过400人。
在教育孩子方面,杨承一贯注重给孩子们灌输“先做人,再做事”的理念,从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入手。在农村小学单调的课程表上,增加了体育、音乐、美术、书法、国学经典等课程。学校还成立家长委员会,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看书,让孩子在书香中健康成长。
“学校的发展一定要跟得上时代。国家致力于实现中国梦,每个孩子也应该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这样以后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走出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杨承说。
经过一番磨炼后的杨承,面对外面花花绿绿的世界,平静心情下依然是满腔热血:“与城市打拼的同龄人相比,我没有太多的物质财富,但相比之下我得到了难以衡量的精神收获。总之,让农村孩子能和城市孩子一样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是我的梦想。虽然这个梦想很大,但我相信教育是个良心
活儿,只要我问心无愧,站好三尺讲台,总有一天会实现!”(记者 王志浩 通讯员 翟道峰)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