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网讯 在这春光明媚、万紫千红的美好季节,4月19日,“大美濮阳·台前行”新闻发布会在台前县夹河乡卢庄村丰乐园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园举行。会上,台前县宣传部负责人集中向河南日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河南电视台、大河报、濮阳日报、濮阳早报、濮阳广播电视台、映象网、濮阳网、濮阳广播电视网等10余家媒体记者组成的采风团,宣传推介了台前县的文化生态旅游项目。
近年来,濮阳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游景区。为充分展示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发展成果,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决定举办2016“大美濮阳”乡村游系列新闻发布会,“大美濮阳·台前行”则是该新闻发布会的第三站。
第一站:台前县新区市民广场
采风团先来到了新区市民广场。据了解,台前县新区市民广场位于县综合办公楼南侧,占地面积105亩。该项目投资概算3000万元,绿化面积3.8万平方米,种植各类乔木20余种、2700余株、草皮1.9万平方米、灌木2600平方米;铺装面积3.7万平方米。广场注重文化特别是诗词氛围营造,设置了20多块诗牌,在灯箱上设置了40余首诗词。石墩、石凳布置诗词10余首。
第二站:绿苑小区诗词文化墙
之后,采风团又来到了台前县绿苑小区文化墙.该景点位于新城区绿苑小区北门东侧,总面积300平方米,总投资5万元,是该县创建诗词之乡、开展诗词“六进”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诗词进社区,营造浓厚的诗词文化氛围,调动社区居民继承弘扬诗词文化、积极参与创建诗词之乡的热情,该县将诗词文化建设作为“文明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经专家设计,在绿苑小区建设了“金水流韵、诗意凤台”文化墙,精选了20余首古典诗词,全部采取手写绘制的形式,将诗词、国画、书法等艺术作品融为一体。
第三站:台前县将军渡黄河游览区
诗词楹联长廊
随后,采风团走进了革命遗址——将军渡。据了解,台前县将军渡红色旅游开发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晋冀鲁豫野战军渡河处”为依托,沿临黄堤规划建设。晋冀鲁豫野战军渡河处是当年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渡河南下的中心地点。为推动台前县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振兴台前经济,县委、县政府在当年渡河处规划建设台前县将军渡黄河风景区,以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进而推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将军渡黄河游览区项目于2005年12月开工建设。
该纪念馆布展面积2200多平方米。布展分两大块,第一块即一层两个展厅,用于展示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二块即二层展厅,用于展示台前的历史、经济、政治、文教卫生及未来城市规划与发展等,展示建县以来的成就。投资3.6亿元的将军渡黄河风景区,共分为纪念馆区、广场、浮雕碑廊区、黄河游览区、水上娱乐休闲区、万亩森林公园、狩猎场等。目前已建成纪念馆区、广场、百米浮雕碑廊。
第四站:金堤河公园
文昌塔
文化长廊
之后,采风团来到了金堤河公园。据了解,金堤河公园依河势而建,坐落在台前县新城和老城之间,是一处集娱乐、休闲、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公益性工程。去年8月,该县在金堤河公园建成了200余米的文化长廊,在长廊两侧的石柱上雕刻了100余首(副)脍炙人口的经典诗词和楹联。
第五站:张庄闸风景区
最后一站,采风团走进了张庄闸风景区。据了解,张庄入黄闸位于河南省最东北部、金堤河最下游的吴坝镇张庄村,北边属山东聊城辖区,隔河相望的是山东泰安辖区。张庄闸保护着5个地市12个县288万人、528万亩农田,流域内为粮棉产区,石油、天然气蕴藏丰富,是中原油田的主产区。
张庄入黄闸工程始建于1963年,1965年汛前投入使用。此后,由于经长年使用以及受出口处黄河河床淤积抬高的影响,并考虑到其保证黄河防洪安全的重要性,于1998年10月至1999年11月进行了改建加固,2000年10月通过验收投入使用。张庄入黄闸控制流域面积5047km²,由六孔组成,启闭机6台,最大排涝流量为620 m³/s,属Ι级水工建筑物,是一座集防洪、排涝、泄洪及倒灌功能于一体的双向运用开敞式轻型水闸。(记者 刘循源)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