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一是对产能过剩的企业,引导其通过技术改造、更新产品、重组兼并等方式升级转型。二是对工业区内食品企业进行搬迁。三是对于“僵尸企业”,要深入开展调研、制订好应急预案,积极稳妥处置。四是要做好工业库存量的调查和统计,支持企业拓宽销售渠道,盘活存量资产。五是要降低企业负债率,改善资金流动性,避免或者妥善处理好民间高息借贷问题。六是要严格落实上级的各项降本措施,切实帮助企业降低人工、物流、财务、电力等负担。
加速推动信息化建设。一是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步伐。引导企业通过EAS-DRP(分销资源管理系统)、SCM(供应链管理)、ERP(企业资源规划)、CRM(客户关系管理)、DCS(分散控制系统)等的管理,实现“分散经营、集中控制”。二是加强信息安全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开展信息安全检查,建立安全文件报告制度,做好应急协调,开展信息安全等级评测,提高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三是深入实施“互联网+工业”行动计划。要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省相关规划,选择一批重点企业,探索建设数字车间、智能工厂,推进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演进。(本报通讯员)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