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1月18日,记者采访李明相,从他16年平凡的为官生涯中,找寻一个落后村到小康村转变背后的动力。
李明相是濮阳县柳屯镇榆林头村党支部书记,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一干就是16年。16年里,李明相带领群众攻坚克难,上企业、建新村,把一个一穷二白的落后村建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十几年前,榆林头村还是一个“靠天吃饭,赖地穿衣”的贫穷落后村,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没有一座像样的房子,经济收入在全镇排名倒数。为了摆脱贫困、寻找致富路子,李明相在没有任何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的条件下,凭着坚定的信念和对美好生活的满腔热情,带领全村党员、群众苦干实干,一次次到温州等经济发达地区招商引资,硬是闯出了一条致富之路。
为吸引客商,他把自建的厂房免费让给客商使用;为保障客商企业用电,他带领人员在数九寒天巡查线路。在一次电力施工中,他背◇感动濮阳候选人物事迹展示着工具过铁路斜坡时,由于工具过重、用力过猛,不小心把大腿韧带拉断了,腿上缝了十几针。在他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外地客商了解了榆林头,也选择了榆林头。目前,榆林头村共有企业34家,年产值5亿元,安排农村劳动力1280人。
李明相常说:“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必须让群众住上好房子。”经济发展起来后,李明相开始着手新农村建设。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多方考察,聘请专家设计,制订出新村建设规划,还多次召开群众大会,反复讨论,掀起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热情。李明相对大家说:“有风险我先上,有责任我先扛,为了全村群众,干部必须敢担当。”他率先把自家盖了不到10年的房子拆掉,紧接着是其他村“两委”班子成员、年轻党员……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就这样,榆林头村拉开了新农村建设的大幕。截至目前,该村已建成2层楼房150户、户均投资15万元,筹资150多万元修建新村街道,投资30多万元修建排水管网,投资20万元新建村文化广场,一个道路整洁、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初步建成。
“公生明,廉生威”,李明相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不要群众一分钱,不占群众一分利。为减少开支,减轻群众负担,自上任伊始他就取消了村内的招待费。村内的一切大事实事,全部实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各类财务开支定期在公开墙上公示,真正做到了办事公、财务清,让群众明白。“办事要一碗水端平,花钱要一毛钱说清。”这是李明相常说的一句话。他任职以来,村内财务不但没有增加负担,还年年略有节余,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李明相并没有什么高深的为官哲学,只是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以一颗平常心去解决群众身边的事儿。他凭着一股苦干、实干、不服输的劲儿,扭转了一个村庄的落后局面,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记者 王庆红 实习生 张梦如)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