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网讯 1月3日,记者到位于开发区新习镇刘堤口村的河南高科智慧农场采访时,智慧农场负责人马向阳正在同合伙人商量如何搭建智能监控中心。
“这可是智慧农场的精髓!有了这个智能监控中心,我们只需轻点鼠标,就能对农业生产进行远程控制,特别方便。”马向阳挥了挥手中的智能监控中心设计方案,满脸自豪地说。
2014年夏天,看到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一直在做服装生意的马向阳,决定进军农业市场。经过多番考察,他把投资地选择在了紧挨金堤河的刘堤口村。“这儿离市城区也就十几分钟的车程,还紧挨金堤河,对发展观光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还有,这儿的村民土地流转意愿很强,实行大规模经营的阻力非常小。”马向阳说。
说干就干。在当地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马向阳仅用一个月的工夫,就成功流转土地2000多亩。按照事先规划,马向阳在这2000多亩土地上全部种上了杂粮作物。马向阳深知,要想在土地上种出“金疙瘩”,还须走机械化、科技化之路。于是,他一边购置各种大型机械,一边委托国内知名农业科研机构设计包含农业物联网平台、农业云服务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综合平台的智能监控中心,坚决要让土地变成金。
一时间,刘堤口村的村民被马向阳经营农业的方式打动了。有人说,人家马向阳搞的才是现代农业,咱得向人家多取取经。也有人说,看这个架势,把土地包给马向阳,肯定错不了。就这样,不少村民主动找到马向阳,要求把土地承包给他。
有了当地村民的认可,马向阳发展智慧农场的信心更足了。通过近期和农业科研机构的反复沟通,智慧农场二期将按照“秸秆—牛—沼—粮”“秸秆—牛—沼—菜”的发展模式,建设年出栏肉牛5000头的高科牧场养殖区,届时可实现万亩秸秆“过腹还田”。
“出水才见两腿泥,以后的路长着呢。不过,只要当地村民支持搞土地流转,我们的智慧农场就肯定能点土成金。”马向阳信心满满地表示。(王金勇 张大峰 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