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5日,在濮阳县胡状镇炉里村蔬菜高效园区,一座座高标准温室大棚整齐排列;大棚里,各色蔬菜生机勃勃,一尺多长的青椒长势喜人,紫色的茄子光泽鲜艳,拳头大小的西红柿多得数不清……盆刘村村民刘富强承包了两个西红柿大棚,每棚每年可收入1万至1.8万元。
在该县王称堌镇马刘庄村汇源(濮阳)羊业有限公司,一座座标准化羊舍整齐气派,成群的羊悠闲自在地觅食嬉戏,空气中几乎闻不到什么腥臭味。“我们这个基地有4000多只羊,采用现代化养殖模式,喂食、除粪等几乎都是自动化的。”公司副总经理杨斌介绍。
种植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运作市场化……这是濮阳县现代农业发展走出的一条健康之路。2015年,该县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引领,抓重点、举亮点,现代农业发展生机蓬勃。据介绍,濮阳县在全市五县两区设施农业综合评比中,连续5年排名第一;3年间成功创建国家蔬菜标准园3个;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连续5年居全市第一。
种植业:龙头带领产业发展风光无限好
濮阳县以子岸镇西掘地村的绿源丝瓜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带动全县10多个乡镇发展丝瓜种植,解决2000多名劳动力就业。海通乡荷花莲藕种植合作社带动全县7个乡镇发展莲鳅共养2万亩以上,年亩收入8500元。郎中乡德甫甜瓜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全县6个乡镇发展西甜瓜种植6万亩,年亩收入1.2万元。此外,食用菌产业、芦笋产业也次第兴起、渐成规模。
据统计,截至2015年年底,该县年蔬菜种植总面积达到33万亩,总产量82.5万吨,总产值19.8亿元。设施农业面积13万亩以上,百亩以上农业园区达到57个、面积6.6万亩,其中日光温室1.4万亩、塑料大棚3.97万亩。仅2015年,该县就新增芦笋种植面积5000余亩,新增丝瓜种植面积3000余亩。
在不断扩大规模的基础上,濮阳县注重园区整体提升上档次,加快生产标准化建设。目前,该县已认定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5个,认证无公害产品5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产品2个;注册了“濮绿”“乐润”“德甫”“翠绿”“垚鑫旺”等商标21个,实现了品牌化经营,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此外,该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走创新、绿色、生态的发展道路,大力发展都市生态休闲农业,集观光、休闲、养老于一体的海通乡文信荷花园,集科研、种植、垂钓、餐饮于一体的太子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已具雏形,是濮阳市民节假日外出休闲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濮阳县对现代种植业的高度重视和采取的一系列有效措施。该县成立了现代种植业发展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科学谋划、强力推进,多层面推进现代种植业发展。不断完善配套政策,对达标园区进行奖补,整合涉农资金用于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现代种植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重点扶持高标准现代农业园区等经营主体,鼓励发展集中连片百亩以上规模种植,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现代种植业;引导金融部门扩大信贷投放,确保现代种植业发展的资金需要。强化技术服务,提高经济效益,激发群众发展现代种植业的积极性。科学规划、协调发展,把现代种植业发展、旅游业发展、城镇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等规划有机结合起来,依托资源优势、文化特色和发展基础,以濮渠路、106国道、209省道、杨小线、沿黄河大堤为主线合理布局,走出了一条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永续利用有机结合的持续协调发展之路。依照规划建立台账,严格按照时间节点督导,严格奖惩,促进了现代种植业蓬勃发展。
养殖业:标准化养殖水平高安全又高效
一组数字:截至2015年11月底,预计全县肉、蛋、奶产量分别达7.6万吨、7.4万吨、2.2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32亿元,约占农业总产值的46.2%。
一系列荣誉:“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全国肉羊标准化生产示范县”“河南省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县”“全市畜牧养殖先进县”……
数字和荣誉的背后,是濮阳县一直以来对现代养殖业的高度重视、扶持发展。近年来,濮阳县把畜牧业作为农村产业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坚持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发展方向,以品种优化为主线、以标准化规模养殖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手段、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着力推进畜牧产业化建设,全县畜牧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标准化规模养殖步伐加快。该县以推行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为目标,引导畜牧业走规模化、标准化道路。2013年以来,该县新建、改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48个,全县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总数达到136个,培育打造了胡状龙泰养殖、徐镇龙盛绿色奶业等标准化精品养殖场65个。标准化促进了畜禽规模化、良种化养殖发展,生猪、肉鸡、蛋鸡、肉羊、肉牛、奶牛规模化饲养比重分别达到75%、92%、80%、65%、45%和84%。
畜牧产业化水平快速提升。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截至2015年底,该县拥有涉牧类龙头企业45家,其中省级3家、市级14家,庆祖上邦农牧和五星福瑞农牧2家企业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交易。抓好畜牧产业集群建设,2012年以来,该县打造了6个产业集群,2个生猪产业聚群存栏生猪15万头,2个肉禽产业聚群存栏肉禽300万只,2个肉羊产业聚群存栏肉羊20万只。黄河滩区绿色奶牛养殖群建设已初现规模。加强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目前该县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专业合作社达到173个,联系农户数3000余户,合作社年产值达到1.5亿元。
生态畜牧业发展成效明显。畜禽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必然伴随着粪污排泄量的大量产生,为加快畜禽粪污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步伐,该县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型畜牧业生产,发展养殖场、专业大户102个,着力开展标准化健康养殖,打造标准化精品养殖园区65个;指导开展生态畜牧业示范创建,先后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场2家,省级示范场16家、养殖示范合作社1家。
畜牧工业化发展进程加快。该县有中原饲料厂、龙鼎饲料厂等饲料生产企业7家,年生产加工饲料13.5万吨。濮阳市富瑞农牧有限公司、全力食业有限公司等加工企业形成了年加工肉鸡、肉鸭18万吨的生产能力,带动肉鸡、肉鸭养殖户3000余户。濮阳市康元生猪屠宰有限公司年加工生猪10万头,带动养猪场户500余个。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与养殖户建立了稳固的利益关系,形成了利害相连、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机制。
畜牧业安全发展保障能力得到提升。狠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强化疫情监测和预警预报,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常年免疫密度保持在100%,免疫抗体合格率70%以上。保持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整治工作高压态势,深化食品非法添加、“瘦肉精”、畜禽屠宰等专项整治行动,强化奶站质量安全监管和无公害认证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有效保障了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