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网讯 “政府把法律和相关政策都给咱讲透了,心里面也就敞亮了。咱不能只为自己的方便,干扰县里的重点项目施工,也得有牺牲精神和大局意识啊!”11月26日,家住南乐县轴承厂家属院的老党员刘某这样告诉记者。
原来,刘某和其他10户居民为了方便走路,联合阻挠县妇幼保健院和县残联联合建设的大楼项目正常施工。知晓这一情况后,该县优化发展环境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立即组织县公安、人民医院、残联等部门逐户走访居民,按照宣传教育引导为主、依法依规打击为辅的原则,将《治安管理处罚法》《廉洁自律条例》《纪律处分条例》以及相关案事件处理情况送到居民手中,做通群众工作,征得其理解和支持,较好地化解了一起恶意阻工案件。
自全市优化发展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以来,该县紧扣排查、打击、防范、服务4个重要环节,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建立健全长效的法治服务机制,有力促进了全县的新一轮赶超发展。
精准排查到位。在全县抽调100余名政法干警,认真开展政法干警大走访活动,集中1个月时间对重点企业和项目走访一遍,由40名政法系统领导干部一对一分包重点企业。召开企业员工代表大会52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140余个,发现有价值线索26条,全部建立销号台账,明确具体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区别不同类型、快速有效地进行打击整治。
打击整治到位。针对企业和重点项目周边的恶意阻工、私搭乱建、乱栽乱种行为,成立由政法部门牵头,城管执法、工商、产业集聚区以及相关乡镇组成的联合整治大队,做到信息共享、定期联席、联合执法,已处理恶意阻工案件6起、依法依规拆除私搭乱建房屋1.48万平方米、清处乱栽乱种近400余亩5万余株。结合“打黑除恶”专项行动,对干扰影响企业发展、项目建设的恶意阻工行为摸排线索、深挖打击,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对危害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的违法犯罪案件,做到“四优先”,即公安机关优先出警、司法机关优化调处、检察机关优化查办、审判机关优化审结,建立涉企案件的快立、快查、快诉、快审机制,对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全县共查处涉企治安案件6起,行政处罚7人,破获刑事案件2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7人。
立体防控到位。县公安机关整合巡逻队、应急突击队力量,在县产业集聚区设立10人组成的专职巡防队,布警于防范薄弱的重点地段和部位。在县产业集聚区新装高清摄像头40个,实现区域范围的全覆盖。深入推进“平安企业”创建活动,督导32家企业落实内部安保人员130余人,安装视频监控330余个,建立监控平台42个。组织企业干部培训班3期83人次,全面增强企业的自我防范意识。依托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在县产业集聚区成立企业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实行一个问题、一个领导、一个方案、一抓到底,成功化解千口镇良善村赵某父子阻工南林高速施工的纠纷,赵某父子已主动将障碍物移除。截至目前,共化解各类涉企(项目)纠纷12起,实现了对企业的“零干扰”。
法治服务到位。实行政法各部门服务企业项目制,对全县63个重点项目全部明确项目警官。县法院对涉及企业经济纠纷的案件坚持“三优三快”(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快立、快审、快执),开展“法官服务企业”活动,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0万元。县检察院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企业发展中滥用职权、失职渎职、徇私枉法及不作为、乱作为等违法犯罪行为6起。县司法局确立一企一律师制度,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同时,健全政法领导干部联系企业等制度,每月开展一次走访调研活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疑难问题120余件,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230余人次。(记者 冯向忠 通讯员 马豪杰)“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