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网讯 10月6日上午,在开发区王助镇靳赵寨村方园科技示范园内,有着20多年党龄的该村村民申群峰正组织园区工人为葡萄树剪枝。
方园科技示范园由靳赵寨村的3名党员于今年年初投资兴建,重点发展休闲采摘农业,申群峰是投资人之一。截至目前,园区已种植葡萄树、苹果树等采摘树种500余亩,并使该村的40余名村民捧上了“铁饭碗”,成为了固定工人。
“我们村离城区近,也就十几分钟的车程,发展休闲采摘农业应该是个不错的致富门路。作为一名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在找到致富门路的时候,有责任给大伙儿一起分享,让全村人尽快富起来。”申群峰说。
相比刚找到致富门路时的欣喜万分,在园区建设过程中,王助镇在土地流转、技术指导等方面提供的一系列扶持措施,更让申群峰坚定了创业信心。仅在技术指导方面,王助镇专门安排了一名高级农业技术师为园区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活动,第一时间解决种植难题,全力保障园区健康、快速发展。“镇里提供的服务好得很,我们除了感动,更要以实打实的成果回报镇里的关爱和期待。”申群峰坚定地表示。
对于申群峰的观点,王助镇白屯村百果园负责人白少华表示赞同。白少华是一名退伍军人,在部队时就入了党。2005年退伍后,白少华一直在外务工,生活虽说充实但并不多彩。2012年冬天,务工返乡的白少华看到周边不少群众依靠发展现代农业走上了致富路,于是就有了创业的念头。2013年春天,在王助镇和白屯村的支持下,白少华流转土地400多亩,建起了涵盖桑葚、葡萄、油桃、梨等多个果木品种的百果园。经过两年多的精心培育,百果园里的不少果木已经进入了采摘期。采摘期间,每天来园内采摘的市民络绎不绝,这让白少华信心满满:“照着这个势头,果园很快就能进入盈利轨道。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多亏了镇里提供的各项扶持政策。”
现如今,在王助镇像这样的农村党员创业事例随处可见。据统计,全镇1500余名农村党员中,近四成党员有自己的创业项目。更为关键的是,王助镇把农村党员创业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制定了多项扶持政策,并按照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技术指导、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服务活动,引导农村党员在发展农村经济、带头带领群众致富中切实发挥引领、服务和带动作用。
有付出就有收获。在这些农村党员创业典型的带动示范下,“草莓村”“葡萄村”“木材加工村”等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明星”村庄已见雏形,全镇上下呈现出创业争先、你追我赶、共同致富的良好局面。(记者 王金勇 通讯员 马艳 夏雨)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