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载风雨兼程,八十年沧桑巨变。历史的车轮驶过烽火连天的岁月,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焕发新的光彩。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当受阅部队迈着铿锵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当大国重器驶过长安街惊艳亮相,当抗战老战士胸前勋章闪耀着历史的光芒,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对过去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历史的画卷在时间的长廊中徐徐展开。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踏破中国东北的宁静,中华民族率先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十四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用3500多万军民伤亡的巨大代价,顽强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主要兵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屡遭外敌入侵的民族耻辱,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开启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国共产党作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着抗战的前进方向,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护。
历史的回响在濮阳这片红色土地上激荡着特别的共鸣。这里曾是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数英雄儿女在这片热土上挥洒热血、奉献青春。抗日英雄汪洋“凡七尺男儿生当为国,做千秋鬼雄死亦光荣”的铮铮誓言,至今仍在龙都大地上回响;南乐县千口镇“武联防”团结抗敌的事迹,依然在百姓口中传颂;清丰县单拐村作为冀鲁豫边区抗日指挥中心的历史印记,已成为激励后人奋发图强的精神坐标。这些珍贵的红色记忆,不仅镌刻在纪念碑上,更融入了濮阳发展的血脉之中。
今日的濮阳,正将抗战精神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从传统化工城市的转型升级到新兴产业布局的优化完善,从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到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抗战精神中蕴含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团结协作的基因,正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每年吸引数十万人次前来参观学习;红色旅游与生态农业、民俗文化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振兴之路;基层治理中传承“武联防”精神,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高效能治理新格局。这一切无不彰显着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力量。
历史长河奔流不息,伟大精神代代相传。我们纪念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让我们继承和发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