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广大中小学生开学第一天。金堤路小学三年级学生王若熙早早穿上校服,系上红领巾,由妈妈带着开开心心地前往学校报到。
和其他学校相比,王若熙和金堤路小学师生,迎来的不仅是新学期,更有新校园——他们将在濮阳名校、市第四中学校园内办公、学习。
当天,记者在市第四中学校园门口看到,孩子们排成有序长队,在老师和志愿者的引导下有序进入校园。校园内,一幅写有“我们·在一起”的市第四中学教育集团迎新标语,分外喜庆。
金堤路小学师生能够在市第四中学校园内开启新学期,缘于我市重视教育、致力于教育资源均衡化的探索。
金堤路小学创建于1981年,是我市一所公办小学,原校址在金堤路,学生中有80%为全国各地来濮阳经商和务工人员子女,被市民称为“农民工学校”。长期以来,金堤路小学一直面临没有正规操场、办学条件简陋、校园不成形等问题,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市委副书记、市长朱良才多次到学校调研,强调“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要均衡配置教育资源,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到和其他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在此情况下,市委、市政府,华龙区委、区政府经多次深入调研和论证,决定将金堤路小学的办公、教学场所,和与市第四中学仅一墙之隔的华龙区黄河路街道办事处办公场所互换,在此基础上组建濮阳市第四中学教育集团,以市第四中学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资源,促进金堤路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华龙区委、区政府将其列为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挂牌督办。放暑假以后,金堤路小学、黄河路街道办事处、市第四中学站在讲政治、讲大局、促进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高度,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办公场所互换和教育集团组建。市第四中学克服了办学资源尤其是硬件资源不足的困难,将原黄河路街道办事处东西办公楼改造成8个教室,又在该校腾出10余间教室,基本满足了金堤路小学新学年的教学要求。不仅如此,市第四中学在暑假期间还对金堤路小学的教职工进行了培训,全面提升了教师素质。
记者当天上午在市第四中学门口看到,面对新学期、新环境,金堤路小学的学生、家长及教师均充满兴奋和期待。五年级学生家长张玉攀说:“市四中是全市的名校,孩子能在市四中教育集团学习,作为家长真是高兴。”三年级学生王若熙说:“环境很好,操场很大,教室很新,我已经迫不及待要在这里学习了。”金堤路小学副校长闫明说:“新校园跟老校园相比要好很多,最明显的是操场。老校园操场不规则,还是水泥地;新校园操场则是塑胶跑道,还有篮球场等设施。除操场外,教室的教学条件也比以前升级了不少,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学习、锻炼和成长。此外,名校的先进教学理念,也肯定能帮助金堤路小学在教学质量上全面提升。”
开学第一天,金堤路小学师生还收获了第二个惊喜:当天上午,朱良才专门来到市第四中学报告厅,为全体师生上思政课,并勉励学校以此为契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
据介绍,新学期的金堤路小学共20个班,学生1700余名。这所曾经的“农民工学校”,在市委、市政府对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持之以恒的追求下,新学期真正有了新气象。本报记者 袁冰洁 岳彩寒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