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3月20日,濮阳县城彩旗招展、标语满墙,鞭炮声声、锣鼓阵阵。很多胡同口设了茶水站、糖果摊。濮阳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王卓云在同志们的簇拥下进城就任了。
王卓云,高个儿,瘦长脸,戴一顶四块瓦旧式棉帽,穿一件土布大衫,腰间掖着一个旱烟管儿,看上去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可是,他才刚刚21岁。
别看他年纪轻轻,相貌平平,办起事来却立得正、站得稳。他为革命事业“舍母弃妹”的故事让人心生敬意。
王卓云任县长后,带领大家和日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使得敌人对他恨之入骨。8月16日,在日军的指使下,后河村大地主四麻子带领200余名伪军,将王卓云的家乡——王掘地村团团围住。
四麻子得到叛徒告密,前来抓捕探家的王卓云。他们一户一户地过篦子,一人一人地过筛子,但连王卓云的踪影也没找到。于是,狡猾而狠毒的四麻子就将王卓云的母亲和妹妹绳捆索绑,带回城去。临走时放火把王卓云的家烧了个精光。
王卓云得知母亲和妹妹被捕的消息,心如刀绞。母子之爱,兄妹之情,使王卓云昼不能食,夜不成眠。他用极大的毅力克制着自己,依然坚定顽强地工作。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四麻子被王卓云领导的县大队捉住了,日寇的狗腿子、丧尽天良的大恶棍落网了,这时,日寇觉得四麻子是个本地通,还有利用价值,就找了一个中间人出面说解。中间人找到王卓云,满面阴云地说:“王县长,生身母、同胞妹身陷囹圄,不能豁着亲人不管呢,你放他一个,他放你两个。”
王卓云一听,勃然大怒,厉声斥责道:“痴心妄想,搞阴谋,换人质,我坚决不干!”很快,四麻子被枪决,给老百姓除掉了一个大祸害。
王卓云的母亲和妹妹身陷囹圄,受尽折磨,后经组织多方营救才逃离虎口。但妹妹受辱悬梁自尽,母亲悲愤成疾与世长辞。王卓云承受着巨大的悲痛,掩埋了亲人的遗体,擦干了脸上的泪痕,带领全县人民又投入到抗战洪流中。
王卓云投身革命舍小家,报国为民取大义,充分展现了一名共产党人不怕牺牲、一心为革命的坚定信念和赤胆忠心。赵庆国 整理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