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丰县巩营乡的刘大元村,泥土路与玉米地交织的寻常景象中,清丰县舜帝户外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舜帝户外”)显得格外特别。这个地处豫北,与河北、山东搭界的村落,因一群人的创业梦想,让户外折叠马桶、钓鱼帐篷等产品跨越重洋,走进了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家庭。凭借5项海内外专利和40余个商标,这家“乡村作坊”成功架起了与国际市场连接的桥梁。
公司创始人刘丹博是土生土长的刘大元村人,毕业于广告设计专业的他,2019年曾创办教育公司,2022年投入户外用品领域开启二次创业。“当时发现国内户外市场兴起,但便携装备多依赖进口,为啥不能自己做?”带着这样的想法,兼具设计专业底气与市场敏锐嗅觉的他,在村里整合了2000余平方米闲置宅基地,将广告创意巧妙转化为产品创新。其中,三眼螺纹地钉比传统地钉抗风性提升30%,折叠马桶的收纳体积缩小一半,这些小而精的发明不仅拿下5项专利,还让“舜帝”“Miontarm”等品牌在亚马逊等平台逐渐崭露头角。
如今,车间里缝纫机与注塑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50余名村民正忙着赶制发往英国的订单。很难想象,这家年产值超1000万元的企业,起步时依靠的仅是创始人在车库画出的设计图。“为了测试帐篷防水性,我们在雨季把样品放在房顶淋了半个月。”刘丹博翻出专利证书介绍道,从地钉的螺纹角度到马桶的卡扣结构,每个细节都凝聚着“土办法”与新技术的碰撞。也正因如此,产品顺利通过欧盟CE认证,在日本市场还因“轻量化设计”深受露营爱好者青睐,真正实现了“村里大叔拧螺丝的手,也能做出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
舜帝户外的发展,为当地带来的改变不止于此。“在家门口上班,每月能拿4000多块。”村民刘大姐一边缝制帐篷一边说道,车间里像她这样的留守妇女占了大半。对于刘大元村而言,舜帝户外的意义远不止提供就业岗位:闲置宅基地被盘活成标准化厂房,物流车的频繁进出带动了周边餐饮、快递等小生意的发展,甚至有村民跟着学起了电商运营。“创业不是一个人的事,是让乡村有了链接外界的‘接口’。”刘丹博指着墙上的世界地图,上面用红点标记着产品抵达的国家,“下一步想带乡亲做跨境直播,让更多人看见,中国乡村也能造出‘世界货’。”
从豫北村落到国际市场,舜帝户外的故事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乡村发展的无限可能:当创业的勇气与创新的智慧相遇,当田间地头的“创造欲”与全球产业链对接,即便是最普通的村庄,也能在时代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这或许正是乡村振兴的深层密码——让每个敢想敢干的梦想,都有破土而出的可能。记者 岳彩寒 通讯员 段成文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