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记者漫步濮阳县黄河大堤,这条61.3公里的大堤蜿蜒如巨龙,静卧在黄河之畔。大堤和河道相依偎,生态廊道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成为群众消暑休闲的好去处。
近年来,濮阳县林业部门投资7000万元,开启了一场与黄河的浪漫“约会”。沿着58.8公里的生态廊道徐徐前行,只见苍翠乔木与烂漫花灌俯仰生姿,斑斓叶树同缀果植株相映成韵。这里春有繁花似锦、夏呈绿荫如盖、秋季层林尽染、冬覆青翠如常,打造了一道绵延不绝的绿色屏障,以四季流转的色彩守护着黄河安澜。中华龙文广场、渠村黄河文化游览园等特色景观,如明珠般镶嵌在这条绿色廊道上,“一廊、三段、六节点”的生态田园格局,正于黄河水的滋养中,从蓝图逐步蜕变为现实。寒来暑往间,精心补栽的万千植株渐次舒展,在黄河大堤淤背区交织成斑斓锦缎,为“母亲河”披上了华美的生态霓裳。
濮阳县紧抓省级沿黄干流森林乡村示范村五年建设规划(2020—2025年)机遇,成功争取省级资金2000余万元,精心雕琢5个森林特色小镇,匠心打造95个沿黄省级森林乡村,让美丽乡村与黄河生态交相辉映。投资235万元,高标准推进48公里沿黄快速通道绿化提质,通过科学搭配树种、优化景观布局,守护黄河安澜的沿黄绿色长卷初步显现,林业资源日益丰富,生态环境“含金量”显著提升。
除了多姿多彩的生态美景,黄河生态廊道也在奏响着一曲曲产业兴旺的幸福欢歌。立足资源优势,濮阳县科学规划建设黄河大堤、引黄入冀、金堤河3条林下经济带,重点培育“濮阳中药材”“濮阳玫瑰”“濮阳金蝉”等特色品牌,构建起林下种、林中养、林间游的“三位一体”复合发展模式,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新路径。
夜幕降临,黄河岸边习城乡马寨村的树林里,点点手电光像萤火虫般闪烁。60岁的马正勤弓着腰,突然伸手一捏,一只刚从土里钻出的知了猴被他精准捕获。“这玩意儿现在可比麦子金贵!”他笑着把“战利品”扔进塑料桶,桶里传来金蝉窸窸窣窣的爬动声……当地农户通过发展金蝉养殖业,不仅盘活了黄河滩区闲置的林地资源,还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小小金蝉成了村民致富的“金疙瘩”。
如今,濮阳县的黄河生态廊道已成为黄河生态保护的坚固屏障,沿黄群众的生活更因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在奏响一曲悠扬动听的“生态幸福曲”。记者 张岚岚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