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这里的苹果正飘香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5-07-31 06:56:40   

7月29日清晨4时,天还未亮,濮阳县清河头乡中清河头村果农李玉环已驾驶着农用三轮车,满载着一车香气四溢的苹果前往中原油田总部的早市售卖。

上午9时,李玉环已经空车回到果园,来不及擦去脸上的汗珠,就马不停蹄又装了一车刚刚采摘的苹果。“早上拉的300来斤苹果在早市上全卖完了,今天乡里有集,俺再去集上摆摆摊儿!”说话间,李玉环就登上三轮车赶往集市了。

果园里,李玉环的丈夫张艺强刚刚清理完园子里的杂草,身上穿的蓝色长袖工装上衣已经湿透。“今年的苹果收成不错,销路也好。除了你嫂子去集市上售卖外,还有很多熟客都是开车上门来买!”站在园子门口的阳光下,张艺强显得既疲惫又兴奋。

走进张艺强家的果园,一棵棵果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浓密的枝叶间,一个个饱满莹润的苹果映入眼帘。特别是一种鹅黄中泛着红晕的苹果,远远地就能闻到淡淡的香味。“这个品种是华硕,属于苹果中的精品,是我从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的。这个果儿吃起来又脆又甜,炖汤、煮粥味儿更美!”张艺强笑着说。

记者在园子里徜徉,发现除了大个头的华硕,还有几种未成熟的苹果,它们有大有小,果实呈青绿色。“这些是不同品种的富士苹果,有的到秋天成熟,有的冬天才能摘果。”张艺强说,“秋天苹果成熟的时候最热闹,城里的客人会携家带口来园子里采摘。孩子们在这里还能看兔子、喂鸡,来了就不舍得走啰!”

说起看兔子和喂鸡,就不得不介绍一下果园里有趣的“空间魔术”。在果树织起的凉荫下,可以看到一只只“溜达鸡”正在悠闲地觅食,得益于果园里天然的营养,它们一个个体型肥硕、羽翼发亮。树下低矮的笼子里,胖嘟嘟的豫丰黄兔正在啃食掉落的苹果,长耳朵一抖一抖的十分可爱。这种树上结果、树下养殖的种养循环新模式,既增加了收入,又增添了客人采摘的乐趣,同时,动物粪便又为果园提供了天然的肥料,让园中的果子长得圆润饱满,可谓一举三得。

在中清河头村,像张艺强一样辛勤管理果园的,还有二十来家。该村果园面积有300余亩,种植有苹果、葡萄、李子、黑加仑等水果,一年四季皆能采果。炎炎夏日,漫步村头巷尾,能看到不少果农将水果摊摆在了家门口,成为该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据介绍,由于黄河河道迁移和沉积作用,清河头乡存在大量的沙质土壤,沙质土壤具有保水保肥能力差等特质,导致种植传统农作物如小麦、玉米等难以获得良好收成。2013年起,濮阳县农业农村局和清河头乡农业服务中心多次组织开展林果种植培训,推广在沙质土地发展特色林果产业。清河头乡积极盘活闲置沙地,并进行土地流转,通过村集体土地租赁、土地入股等,构建“村集体+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共在中清河头村、管五星村等9个村发展华硕苹果、阳光玫瑰葡萄、黑玫瑰李等林果种植2000余亩。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清河头乡依托毗邻市县城区的区位优势,将林果产业与现代旅游业深度融合,把“城中村”变为生态观光的“花果园”。一方面积极建设管五星葡萄园、旗盛庄园等集种植、采摘、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另一方面在中清河头村、前刘贯寨村等林果种植大村推动果园集群发展,同步进行道路硬化、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出“春季花海—四季采摘”的观光线路。

目前,清河头乡林果亩产值达1.2万元,带动群众就业4000余人。同时,该乡正不断擦亮“花果园”品牌,吸引广大市民游客前往赏花、采摘,共赴一场与自然的约会。记者 张岚岚 通讯员 高明阳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