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小蚂蚱“蹦”上致富路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5-07-29 06:52:13   

7月25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走进清丰县大屯乡大屯集村养殖户常彦青的大棚,密密麻麻的蚂蚱四处蹦跶飞跃,发出“沙沙”的声响,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蚂蚱,又称蝗虫、蚱蜢、草蜢,曾是农田里让人头疼的害虫,如今却摇身一变,正在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一道天然绿色营养美食,并带动棚养蚂蚱成为一项助农增收的特色产业。

常彦青首批共搭建两个养殖大棚,每个大棚占地约400平方米。3米高的棚体,全部采用聚乙烯防虫网和塑料膜搭建,出入口处装有拉链,宛如一个巨型蚊帐,既可以防止蚂蚱“逃跑”,又能阻挡外界的干扰。

“蚂蚱对草料的要求极高,草料不能接触任何农药,主要以小麦、二代玉米、大麦草、燕麦草、冬牧70等来喂养。”常彦青一边投喂草料一边介绍。

为推动蚂蚱产业发展,做到既不扰民,又不影响邻里庄稼生长;既能有效避开农药,又能保障蚂蚱健康成长,常彦青专门把蚂蚱养殖基地选在了村边的林地上。

“一棚蚂蚱每茬能收获400公斤左右,每茬成长期35至40天,每年3月至10月可养殖4茬,单棚年产量一般都在1600公斤以上,产值超过4万元。两个棚一年下来能收入8万元,比起种粮食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效益要高很多。”联想到去年以来每茬蚂蚱的经济收益,常彦青喜不自禁地说。

据常彦青介绍,他养殖的蚂蚱主要销往山东、河北、安徽等地,且都是外地客商上门收购,销路不成问题。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尝试,他积累了不少养殖经验,不仅收回了成本、积攒了一定收入,还带动部分村民在养殖基地打工,干些灌溉、收割牧草、收获蚂蚱之类的活儿,真正实现了联农带农、增收致富。

“蚂蚱因肉质鲜嫩、营养丰富,近年来深受消费者青睐。小蚂蚱不仅‘蹦’上了餐桌,更‘蹦’出了致富路、‘唱’出致富经。”大屯乡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该乡将紧盯市场需求,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蚂蚱养殖产业,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记者 王莹 通讯员 刘云苍 王耀芳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