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让历史文化遗产为文化强市注入强劲动力
——市政协聚焦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题协商会侧记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5-07-28 07:46:18   

7月24日上午,在市政协圆桌会议室内,一场历史与现实的思想碰撞在此展开。在市政协文化和文史委的组织下,市委宣传部、市人民检察院、市文广体旅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市社科联等部门负责同志,部分市政协委员和文史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话题深入协商议政,共同为擦亮濮阳历史文化名片、赋能文化强市建设献计出力。

大家在肯定我市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面所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建言献策,期冀历史文化遗产能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为濮阳文化强市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为成绩点赞:濮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亮点纷呈

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的根与魂,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市政协文化和文史委主任马洪涛说,市政协把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作为重点协商议题,深入资政建言、广泛凝聚共识,努力以政协之能更好服务党政所需、回应群众所盼。市政协主席徐慧前等市政协领导,多次深入文物点、文化场所,就文物保护利用、文化场馆建设、非遗传承等进行调研,有力助推了相关工作。今年,市政协党组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列为重点协商议题,组成调研组先后赴山西晋城、山东济南等地考察学习;深入县(区)开展4次专题调研,实地考察西水坡遗址、戚城考古遗址公园、仓颉文化博物馆、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召开2次专家座谈会,围绕“系统挖掘和整理濮阳历史文脉,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探讨交流,剖析问题,提出建议,展现了新时代政协的新担当。

市文广体旅局副局长姚广海介绍了我市工作进展:近年来,我市下大力气开展文物资源和非遗普查认定,不断充实文化遗产家底;依法落实文物保护“四有”工作,确保专项资金有效使用;积极促进文化遗产活化展示利用,推进革命文物保护传承和弘扬,使文化遗产焕发出新活力。市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朱景辰讲述了濮阳检察机关在依法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督促有关部门做好濮阳文物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工作的经验做法。

与会人员纷纷结合自身实际,讲述亲身看到、感受到的濮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所取得成绩和进步。市政协文史研究员胡新会的话颇具代表性:“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政协、市法检两院的推动下,在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在全市人民群众的关注和参与下,我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底子明,保护好、能传承,有实效,很喜人,有前景。”

为现状把脉:精准剖析问题和不足

在肯定成绩、点赞工作的同时,与会人员不回避问题,本着“良药苦口”的态度,直言不讳指出了目前濮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面的不足。

朱景辰指出四个突出问题:一是整体性保护思维薄弱,对濮阳重要文化符号的战略价值挖掘不足,尚未形成贯穿名城、文物、非遗的立体保护体系;二是跨部门协作不畅,部分不可移动文物、特色民居等保护对象涉及多部门职责,存在推诿、消极履职甚至长期搁置等问题;三是有的机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不能积极立项,专项修缮经费投入不足,有的案件经检察机关审前督促没有整改,检察机关依法起诉后,相关职能部门才予以修缮;四是非遗传承面临断代、失传风险,演职队伍结构不合理,未建立传承人梯队培养机制。

来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南华栋委员,着重提出了我市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他说,当前我市历史文化街区数量不足,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不力,历史建筑认定不全,传统村落占比不高。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规划编制滞后、缺乏法规规范、保护利用弱化、忽视资金争取等问题。

胡新会认为,思想认识有待深化,保护措施尚需完善,研究深度亟待加强,活化利用仍显薄弱。“我市历史文化悠久,老祖宗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文化遗产财富,我们应倍加珍惜,以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抓手,通过艰苦努力,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动起来,为建设文化强市注入源源不断的物质和精神动力。”胡新会说。

为未来建言:共绘活化传承新图景

指出问题,更要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会上,与会专家结合濮阳实际,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朱景辰建议:一是推动有关方面依法全面履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职责,持续发力、专班跟进,及时主动按照法定批准程序完成报批工作;二是全面排查评估全市文物、历史建筑状况,及时设立保护标志、建立档案、明确保护责任人和保护要求,组织实施修缮;三是加强对非遗的保护、保存工作,强化资金保障,建立非遗档案及相关数据库,健全传承人培养体系,对濒临灭失的非遗项目进行抢救性保护;四是突出本地元素,系统谋划具有鲜明濮阳本地特色的文化项目,比如高标准谋划建设西水坡考古博物馆,进一步挖掘油田文化,打造工业遗址街区等。

市政协常委、市社科联主席杨明轩认为,要深化研究阐释,加强与省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机构、智库、高校的联系,围绕濮阳核心历史文脉开展系统性、深层次研究,通过课题调研、学术交流、发表论文、出版专著等形式,深入发掘蕴含其中的内涵与价值。依托西水坡遗址谋划建设西水坡考古博物馆,把戚城遗址、干城遗址、高城遗址等濮阳整个地区的考古发现串成一条线进行系列展示。

来自中原油田的市政协委员刘建林建议,设立濮阳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加强重点文保项目的舆论引导;打造古典大型开放式、情景式室外剧目;在杂技的编排、演出里出现濮阳历史人物,从而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

南华栋、胡新会、杜宇航等专家、学者,也都发自肺腑地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大家一致表示,要充分认识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讲好濮阳故事,挖掘文化根脉,理直气壮传播好声音,不遗余力凝聚正能量,让濮阳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深度的协商互动、充分的意见表达、广泛的凝聚共识,使协商议政取得了良好的实效。市政协副主席张焕军在认真听取发言后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大意义;坚定信心决心,扛牢历史文化资源大市的时代使命;凝聚工作合力,怀敬畏之心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各有关职能部门要依据法律法规和自身职能承担不同的职责,加强沟通协商、打破部门壁垒,形成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强大合力。政协委员要持续关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领域,通过撰写提案、社情民意等形式建言献策,推动相关工作落实。文史专家要持续关心热爱我市文化事业发展,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在文化资源研究阐释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市政协将以协商议政为抓手,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守护城市历史文脉,为推动濮阳文化繁荣兴盛贡献政协力量。本报记者 袁冰洁 通讯员 荣静




责任编辑:薛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