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文旅发展大会吹响“建设文旅强省”冲锋号、全市文旅发展大会擘画“中华龙源地·世界杂技城”新蓝图之际,南乐县作为“仓颉故里、运河明珠”,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紧扣“两高四着力”要求,深挖历史根脉,做足生态文章,讲好文化故事,擦亮仓颉造字、崇文重教“两庙”品牌,做好黄河故道文化和卫河古渡文化“两河”文章,全力打造豫鲁冀三省交会处文旅融合新标杆。
以文化铸魂,激活“仓颉故里”基因密码。深入贯彻全省文旅发展大会“讲好根亲文化故事”要求,以仓颉文化为核心,构建“一核多翼”文化体系,深挖仓颉文化内涵,依托仓颉庙数字化展陈工程,还原“天雨粟、鬼夜哭”的造字场景,开发汉字研学、拓印体验等沉浸式课程,年接待研学团队超15万人次。同时,整合文庙、唐槐公园等历史遗存,打造“千年文脉”探访线路,让游客在古建光影中触摸文明脉络。每年坚持举办“谷雨祭仓颉”暨仓颉文化宣传周,通过非遗展演、商贸促销等活动,推动文旅消费回暖,并不断活化利用文化IP。积极争取史官遗址保护与利用设施中央预算内资金建设项目,全面提升文物保护水平与文化传播能力。
以生态塑形,绘就“运河明珠”全域画卷。结合南乐自然资源优势,坚持“治水、护绿、兴业”协同推进。宣传推介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大运河博物馆、非遗工坊,与乐泰森林公园形成“两轴三区多园”生态联动体系,使游客享受“白天漫步运河畔、夜晚沉醉森林氧吧”的独特体验。整合水域资源规划西湖垂钓项目,打造“专业钓区+渔获餐厅+水上研学”综合体,成为“以水兴旅”的新典范。持续推进“南乐八景”评选活动,使仓颉庙、文庙、大运河、古杏林等景点串珠成链,全域旅游格局加速成型。
以创新赋能,激发“文旅+”乘数效应。对标全省文旅发展大会“深化跨界融合”要求,推行“文旅+农业”“文旅+商贸”等模式创新。
开发“西邵红杏”等特色产品,通过电商直播带动农特产品外销超5000万元;推出“跟着节气游南乐”四季活动,春季杏花节、夏季露营季、秋季采摘游、冬季民俗展轮番上演,配套10家精品酒店、20家特色餐馆,不断加快游、购、娱、住一体化。借鉴天津“小而美”经验,打造非遗工坊集群,让昌乐泥塑、五花营狮舞等活态传承。力争年吸引游客140万人次,创造文旅、餐饮、住宿等相关收入3亿元。
以服务提质,优化“主客共享”旅游生态。按照市文旅大会“提升服务标准国际化”要求,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推行文旅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办”,加速培育市场主体,吸引多家企业参与景区运营。同步实施“智慧文旅”工程,在仓颉庙、文庙、森林公园等重点景区部署智慧导览、智能停车系统,实现“一部手机游南乐”。今年以来,已通过发放文旅消费券、举办“乐游乐享”系列活动,带动文旅消费增长40%,努力让游客“来得便捷、玩得舒心、消费得开心”。
南乐县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锚定“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目标,持续深化文旅文创融合,让“仓颉故里”的文化魅力、“运河明珠”的生态活力、“乐游乐享”的消费热力交相辉映,为建设文旅强省贡献南乐力量。南乐县委书记 邵平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