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濮阳老乡刘诗利现身北京图书大厦读书会,当一双粗糙的手捧起精致的书页,他的故事迅速火爆社交媒体,引发网友强烈共鸣。
衣着朴素、满脸皱纹、眼神清澈,有些陈旧的背包里装着他在北京的“全部家当”,劳务市场、工地、廉价旅馆是他日常的生活轨迹。刘诗利很普通,在人群中并不起眼。繁忙的劳作之余,却有着一个不普通的习惯——阅读。在这个被数据和算法充斥的时代,这位从龙都黄土地上摸爬滚打出来的庄稼人,以对书本的挚爱和对知识的尊重,不经意间触及到人的本真,触碰到人性最柔软的地方,带来泼天的流量,实现了正能量与大流量的双向奔赴。
读书,是最低成本的高贵,也是最高气质的涵养。刘诗利的故事,体现了一个个体的精神追求,描绘出书香濮阳建设的一幅动人画面:文化的种子在最朴实的土壤中生根发芽。人生没有白读的书,也没有白走的路。刘诗利把劳动人民的淳朴、自知、不麻烦别人,以及对阅读的尊重与追求,展现得淋漓尽致,打破了人们对建筑工人等体力劳动者文化生活的固有想象,他用行动证明对知识的渴望不分职业、审美的愉悦无关身份,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对知识的心无旁骛和执着追求,可以从飘着墨香的书籍中汲取人生最基本的力量。
有网友说,濮阳乃字圣故里,读书是他刻在基因里的热爱。文脉越千年,阅读共远方。濮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数千年绵延不绝的发展彰显着文化的厚重与深沉。从黄河文明、泰山文明、草原文明在这里交融聚撞,到结盟文化、统一文化、龙祖文化在这里凝练升华,从仓颉造字到电子读书,从城市文脉传承到书香濮阳建设,阅读始终是这座城市文明长河中的存续密码。
近年来,濮阳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书香社会的重要指示精神,全民阅读工作深入推进,书香濮阳建设进展明显,读书学习蔚然成风,阅读提升市民思想境界、提升公众学识学养的作用更加凸显。在此背景下,刘诗利被更多人看见,亦是偶然中的必然。
如今,从龙都儿女频繁走进市新华书店购书到个性化布局家庭书房,从市民“打卡”图书馆到参与形式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从党员干部带头读书到群众走进城市书房、农家书屋享受静谧而美好的阅读时光……不同的场景里,同样的阅读姿态,全市人民延续着“仓颉造字”的文化根脉,在阅读中汲取智慧力量、丰富精神内涵。在全民参与、全民促进、全民共享中,阅读不再是孤立的行为,而是融入城市血脉的文化基因。
阅读关乎个人的成长,更关乎民族的未来。致力于书香濮阳建设,蓄积的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满满正能量。畅想未来的濮阳,越来越多的人捧起书本,在文字中倾听历史的回响、感受拔节向上的力量。我们终将看见,一个热爱读书的民族、一个热爱读书的城市熠熠生辉、蓬勃向上。史瑞红
新闻热点